各种“一条街”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北京一些街道的商铺开始“扎堆”,陆续形成了专门经营同一类商品的“一条街”。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阜成门内的“奖杯奖牌一条街”、南新华街和新街口的“乐器一条街”、西四北大街的“电子配件一条街”、西四南大街的“婚纱摄影一条街”、鼓楼东大街的“电玩动漫一条街”。
与簋街的餐馆、动物园的服装不同,这些“一条街”相对小众而专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门类的商品。“扎堆”给一条街上的商铺带来了繁荣,只要购买这一类商品,顾客就会想到这一条街。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曾经辉煌的“一条街”正在逐渐消失。有的是被网购冲击,有的因为行业没落,也有的因为城市的综合整治。完成历史使命后,“一条街”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仍有一些店主还在坚守。记者采访了其中四位,他们经历过辉煌,也感受着辉煌过后的淡定与自得。
奖杯一条街
“精明的温州老板,也不灵了”
老王坐在店里,电脑QQ里弹出供应商的消息,那是在敲定产品细节。偶尔有顾客进店询价,老王会笑眯眯地接待,聊得投缘就会递上一支烟,再多给点优惠。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11年。2006年,在阜内大街的路北侧,还年轻的老王开了自己的小店,专营奖杯奖牌。那时的老王不知道,自己即将赶上阜内奖杯奖牌一条街最辉煌的时刻。
2008年前后,这条街上曾经同时有六七十家经营奖杯奖牌的小店,数量是2017年8月的两倍以上。那时候要想订做奖杯、奖牌或锦旗,只要在北京,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这条街。
锦旗属于零售,大多数病人送医生、失主送警察;利润最大的是单位订制的奖杯奖牌。“很多老同志看重这个,退休以后是一辈子的荣耀,”老王记得,那时候的单位举办知识竞赛、运动会,评选先进,都会来这条街。
街上的小店多,每家店的经营种类却差别不大,竞争主要在价格上。价格的秘密,就在于供应商的工厂。老王的合作工厂分布在温州、广州和北京郊区,价格高的就在广州做,价格低的就在温州做。
老王就是温州人,这条街上的小店老板也基本都是温州人,因为温州工厂的价格最低。以前也有北京人或者其他省份的人在这里开店,但都竞争不过精明的温州老板们,纷纷退却。
可网购兴起后,温州老板的生意经也不灵了。网购的价格透明,也不用挨家询问,这条街的生意衰落了。可老王看不上网购,他觉得那里头做的东西不地道,也觉得做不成客户想要的样子。“客户收货,不满意,还要来店里返工。要是在我这订做的,我就免费给改。要是网上买的,我就多收他几十块钱。”
乐器一条街
“以前,哪都不如我们”
挂在砖墙上的区级非遗招牌,是老孙一辈子的荣耀。老孙的店里,挂满了京胡,每一把都是他手工制作,蒙着蟒皮、蛇皮。看着哪一把,都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
同在南新华街经营乐器,可老孙不太看得上那些卖西洋乐器的,比如吉他。“工厂机器做的,能跟我这两只手做的比吗?”
老孙不算是这条街上的“老人儿”,可他的京胡店也开了13年,“自打南新华街拓宽,店就在这儿了。”这条街上的很多乐器店,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张的。每个店老板,也都算个业余演奏家。一边卖琴、一边教课,那是这条街最辉煌的时候。
同样在网购大潮下,乐器一条街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每个来买乐器的顾客,都要亲自试试,再听店老板拉上弹上一段。京胡更是这样,老孙会带着顾客一把一把地挑,挑到最适合那个人的那一把。或者说,要碰到那一把,因为每一把都是独特的。
小店经营得不错,可他没想过把店开到外地去。“是京胡啊,只在北京有,也只能在北京。”也有日本的京剧爱好者来买,请他去日本开店,他挺犹豫的。
今年整治“开墙打洞”开始后,乐器店的店门几乎都被封上,只留下窗户,顾客只能从胡同里绕进去。一些违建房被拆掉,一些在居住用途的平房里经营的小店被关停。
老孙的店没怎么受影响,这间房的性质是经营用房,他也有营业执照,只是临街门被改成了旁门。生意也没少,“来的都是老主顾,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只是进店来的游客少了。”
可眼看着整条街转型,他还是有点心理落差。“要说以前,新街口、鼓楼都有乐器一条街,可都不如我们南新华街啊。”
电玩一条街
“我们贩卖的,是快乐”
1996年出生的小王,把自己称作最后一代“高玩”(电子游戏高级玩家),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打电玩。能和他一起交流的,都是1975年至1990年出生的人,那是电子游戏的黄金一代。对了,他们不把手机游戏算在其中。
小王给老板看店,这是鼓楼东大街上的一家电子游戏商店。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公司,没一个月就不干了。“我不喜欢。”
辞职后,小王来鼓楼逛电玩店,随后一句“要能在这儿干,就好了”,他就被老板留下了。能把爱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他不在乎“看店小伙计”的工资多少。他管老板叫“哥”,他们都是“高玩”,这条街上的电玩店老板都是“高玩”。
可这条街上的电玩店,只剩下不到十家了。兴盛的时候,大约是2008年至2012年,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烤鱼店、奶茶店、服装店,这都是后来电玩店改的。
不是因为网购而没落,也不是因为环境整治,只是因为打电子游戏的黄金一代老了。出生于1975年至1990年的那代人,年过三十,结婚生子,有些人就离开了电玩。留下来的,就把电玩当成情结,把电玩店当成据点。
进店来的,没有游客,都是圈内人。也有人买完游戏就走,可更多的人要跟店老板、跟其他玩家交流几句,甚至打上几盘。店老板开了网购,但仍愿意留下实体店,给玩家们留下一个据点。贩卖的不是光盘而是快乐,小王心满意足。
“留下来的,都是真喜欢的。”以前也有南方商人来开店,纯粹是为了赚钱。后来不赚钱了,商人就走了,剩下的都是玩家。
电子一条街
“一笔生意,就一块钱”
西四北大街的宝莱特电子市场里,老曹的柜台不太起眼。中午十二点多,他拿着手机,看着儿子上台演出的视频。正开心的时候,生意就来了。这是一位老主顾,在旁边开一家电器修理铺,他要买电阻。
老曹拿起放大镜,接过坏电阻,分辨出规格型号,从货架上找了新的出来。“就是这种,”老主顾很满意,“要四个吧,”每一个只有小拇指指甲盖大小,一共售价一块钱。
这样的价格,已经维持了好多年,老曹没想过涨价。即使不涨价,生意也是惨淡的。大半天的时间,老曹只能卖出去几十块钱的东西。与十几年前相比,算是天壤之别。
2000年后最初的那几年,西四北大街的电子市场很火。尤其在路西侧,几乎每一家临街小店都是经营电子元器件或是相关修理生意的。至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四北大街就已经有了不少经营电子元件的店铺。
北京的电子爱好者都会来这里淘换零件,外地店铺也来进货。老曹说,那是因为以前的家电质量不好,总爱坏,街面上的电器修理铺就多,也就都来买零件。后来家电的质量变好,家电维修的生意就不如以前了。
网购兴起后,更是冲击了这条街的生意。客户开始直接从网上买。“找起来方便,不用挨家去问,价格也低。”从那时开始,最主要的客源变成了电子爱好者和附近的一些修理铺。
今年4月,从西四路口到平安大街路口的西四北大街上,还有超过100家电子元件小店。但经过近几个月的环境整治,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店铺关闭了。很多店主已经转行,因为不赚钱,也因为疏解整治后这里的店少了,没有“扎堆”的热闹了。老曹还在坚持,他舍不得这干了半辈子的生意,也想不出自己还能干点什么比这个更合心意。本报记者李嘉瑞 文并摄
相关链接:
夫妻网购锁车干扰器 跨五省盗车内财物50多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