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陈松笔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回到海南
“争取早日培育出优异农作物新品种”
作为咨询、实施和评估组专家的陈松笔(左2)出国参加“农业投资与市场发展”项目时和其他专家合影。
记者 龙易强
“虽然国外科研环境好,可是那都是别人的。我们有自己的祖国,身在海外,心系自己的国家。”9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记者见到了特意从儋州赶来海口的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陈松笔,对于回国、回家乡发展,他的这句话让人感触良多。
现年51岁的陈松笔生于海南儋州,获得博士学位后,当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去过新西兰农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到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担任副研究员。2009年回到海南,现任中国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义无反顾回家乡报效祖国
陈松笔告诉记者,虽然多年来身在海外,但一直都在关注着海南的发展。
2007年,他还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工作时,就已经和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李开绵研究员的木薯研究中心进行过木薯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合作。2009年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回到海南。归国后,他首先搭建了科研平台,组建了创新团队,潜心研究,把木薯蛋白质组和分子辅助育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此时,木薯被列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木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在热带作物产业中重要性位居第二。
他说自己回国初期就获得了国家、省以及热科院的大力支持,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研究木薯。
推动热带作物品种改良
“缺乏具有特色的热带作物新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是严重制约我国热带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的重要原因。”看透这一点,推动热带作物品种改良,成了回国后陈松笔和他的科研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带领团队成员,以改良木薯品种为切入点,搭建起联合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平台。实验室以木薯、南方蔬菜等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为研究对像,提供蛋白质组学的培训、技术开发和转移、科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平台。
“热带作物品种改良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研究。”陈松笔告诉记者,为引进国外珍贵和特异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巴西国家农牧研究院Carvalho教授合作,通过巴西木薯特异种质资源的引进、评价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合作项目,获得巴西一批珍贵、稀有的木薯变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木薯变种,深层次挖掘与特有代谢途径相关的重要基因资源,分析验证重要功能基因,提高作物的蛋白质组学辅助育种研究水平。”陈松笔如是说。
陈松笔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钻研自己的科研事业。回国后先后主持了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5项,申报专利18项,获专利授权1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4项),选育木薯新品种2个,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由于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以及在热带作物科研中所做的贡献,2011年,陈松笔被任命为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尼木薯中心主任和中国-巴西联合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筹)主任等,同时被任命为热科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2013年被选为中英非“农业技术转移”国际合作项目和世界银行“农业投资与市场发展”项目的咨询、实施和评估组专家;2017年被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通过挖掘特有的热带植物基因资源,早日为国家培育出高产、多抗、优异的热带作物新品种是我毕生的梦想。”陈松笔说,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将热科院联合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建设成与国际接轨的世界一流实验室。
相关链接:
印尼侨领李兴福30多年来带领侨胞回海南投资兴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