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运行两年半,我们交出了审批零超时、服务零投诉的答卷。”国家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副主任赵农介绍。从被诟病“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形象,到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的窗口形象,政务服务大厅成为发改委推进机关定位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程。
“以前不知道材料怎么收的、流程怎么走的,得不停打电话询问。现在敞开大门办事,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进展、结果,省了不少心。”山东一家纸业公司办事人员这样评价。
审批晒在阳光下,并非一蹴而就。“开始筹建政务服务大厅时有疑虑,发改委审批的都是跨省(区、市)的重大项目,不是具体某个公民办证,大厅怎么建呢?”赵农回忆,开门意味着接受社会监督、审批过程规范公开,一开始有些司局同志有顾虑。
理解认识不到位、流程不规范,前期遇到不少困难。“必须吃透‘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处处长刘晓光告诉记者。如今除涉密事项外,发改委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口受理、规范办理、限时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截至7月6日,大厅累计接待量38534人次,办件量11982件,咨询量12273次。
过去,有些审批项目流程复杂,漏带、错带材料是常事。为此,政务服务大厅做起办事指南。基本信息、办理流程图、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常见错误示例、常见问题解答……办事指南5.0版厚度近4厘米。“1.0版特别简单,就是个基本信息。我们不断动态调整取消事项、及时修订变更事项,如今申报材料越来越少、温馨指南越来越多。”
“超不了几天,通融一下。”运行前期,经常有司局找上门,理由很多:部委会签、领导出差、委托评估要补材料……“有些确实客观存在,但时限就是最后的红线,超1小时也是超。有些项目按规定可以申请延期,但必须有分管委领导签字。”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处处长戈文杰说。
要提高审批效率,必须通过大厅推动建立相应机制。“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政务服务大厅不能变成一个收发室、前后两张皮,必须前店后厂、一体运转。”赵农介绍,大厅作为前店,提供从公开指南、事前咨询、预约办理、材料接收,到进展告知、结果公示等一站式审批服务;司局作为后厂,按时限受理、办理,实现一体化运转。依托互联网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与机关内网智能交换系统、公文系统有效衔接,实现大厅来件网上办理、过程督办、全程留痕、实时监管。
为了依法按时完成审批,政务服务大厅制定督办工作试行办法。比如,办理时限剩7个工作日时,系统对承办人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剩5个工作日时,向承办司局发出督办通知单;剩3个工作日时,除了发督办通知单还上报分管委领导。大厅每日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直至办结。“除了系统预警,与相关司局的直接沟通也非常频繁,有的项目需要给其他部委会签,也算在时限内,压力很大。”戈文杰说。
“大厅从0到1的过程基本完成。从1再往上,还得下大力气。比如:如何更好推动信息共享,实现大厅与部委、与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协同联动,如何在移动端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赵农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