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90后”黎锦爱好者吴清裕在高校传播黎锦文化,还回乡成立合作社传承技艺
男娃当户织 十指秀神奇
8月30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高岭村,吴清裕(右一)与合作社社员一起织黎锦。本报记者 武威 摄
8月31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高岭村小卖部前的一块空地上,八九位身穿传统黎族服饰的村民席地而坐,凝心聚气地将五彩线条纺织成布。他们中间,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十分引人注目,他不但技术娴熟,还时不时给旁边的同伴做讲解。他就是致力于传承黎锦技艺的“90后”青年吴清裕。
为了保护和传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文化,这个大男孩把黎锦技艺带进大学传播,还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发动村民成立黎锦合作社。
钟情织锦向外婆求艺
1992年,吴清裕出生在高岭村。小时候,老阿婆、姐姐们手里翻飞的织机和美丽的图案在他心里留下了烙印。当同村的小男孩总爱嬉戏玩耍时,吴清裕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却是“偷看”和“偷学”织黎锦。
在黎族的传统中,并不支持男孩接触黎锦,“我的父母和家族里的男性,都不支持我学习织锦。”吴清裕透露。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人的不理解并没有让他放弃,吴清裕开始缠着外婆请求赐教。
“织锦难学,怕阿裕坚持不下去,而且从来没有男孩子学这个,一开始我不愿意教他。”吴清裕的外婆告诉记者,但出于对他的疼爱,她还是把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
在求艺的过程中,有一件小事刺痛吴清裕的心。一次外婆在教他织黎锦时,被路过的村民撞见,外婆遭到了他们的指责:“教男孩学织锦还不如让他去打工。”
经多年苦学,提花、挑花等不同的技法他都了然于胸。66岁的高岭村村民黄琼花告诉记者:“去海口上高中前,阿裕织出的黎锦就很漂亮了。”
在织锦的村民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莫文村阿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年事已高,老人的双脚撑织机时会很吃力,但每次吴清裕和大家聚在一起织锦时,莫阿婆都执意要来,“阿裕是在保护我们黎族的传统文化,我一定要支持他!”莫阿婆说。
身体力行传承技艺
2013年,吴清裕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他坦言:“选择去岛外上大学,是希望把织锦技艺带到更多地方。”
说到做到!大学课余时间,他带着纺线和织机,将美丽的黎锦带到学校,展示给同学们。“大家都十分感兴趣,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我们黎族的艺术品。”吴清裕说。
每到周末,他还会带上织机和线团到公园向大家展示。“男娃也会织布!”吴清裕告诉记者,这是现场观看他织锦的人最常发出的惊叹。
2015年12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吴清裕从学校休学一年回到高岭村。“我想组织黎锦合作社,发动村里的老人传授技艺,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他说。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今年7月25日,吴清裕与同样爱好黎族文化的青年符明警一起成立了陵水哈赛黎锦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6位织锦经验丰富的村民响应号召加入。
如今,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织锦的画面成为高岭村独特的景致。
“政府对合作社特别支持。”吴清裕告诉记者,乡政府在提蒙乡民族展览馆旁为合作社提供了场地,并多次为合作社购买织锦工具和线团。
谈到合作社的未来,吴清裕充满信心,他计划改进传统黎锦织造工艺,并根据客户需要设计黎锦图案,同时借助举办展览和创办织锦培训班,为黎锦传承和乡亲们的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白沙张潮瑛: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海南黎锦文化独特的魅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