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高岳
辅导班“货不对板”真该好好治
诚信是社会的底线,一些培训机构敢破这条底线,根本原因在于:失信收益高而成本低。培训机构“货不对板”,顶多也就是退一点培训费——还不是全退,更别说惩罚性赔偿——失信接近零成本,这怎么能够让失信者有所触动呢
一入开学季,各式中小学课外辅导班如花次第开放,尤其中小学周边地区,简直成了课外辅导班的“重灾区”。培训机构是多了,可选对选好并不容易,家长若是不看“疗效”看广告,很容易就跌进缀满鲜花的陷阱里。“货不对板”不仅让家长破财,还浪费孩子时间与精力。
培训机构“货不对板”,近来新闻可不少。不久前,记者暗访披露了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将应届生包装成“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就同一话题,一位大四学生向记者透露,他在做暑期兼职时,就曾被某培训机构包装成参加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的优秀教师。应届毕业生与“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相距十万八千里,他们还真敢吹这个牛。
诚信是社会的底线,一些培训机构敢破这条底线,根本原因在于:失信收益高而成本低。试想,就算培训机构“货不对板”,面对极个别家长较真,顶多也就是退一点培训费——还不是全退,更别说惩罚性赔偿——失信接近零成本,这怎么能够让失信者有所触动呢?动静再大一些,个别培训机构干脆选择跑路,一了百了。
据中国教育学会等机构去年12月联合发布的一个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的辅导机构,行业集中度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机构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面对体量如此巨大的市场,且事关中小学生教育的大事,外部管理应该有所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注册、监管要与普通公司有别,避免出现“注册容易、监管缺位”现象。尤其对培训机构资质这一块,要有所重视,把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拒之门外,别让他们祸害孩子。在监管方面,家长事后维权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要靠行政监督,事中监管。(练洪洋)
相关链接:
整治海口“一日游”市场 27家旅行社签订《诚信自律公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