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9月11日消息(记者王珩)今年,贵阳避暑旅游一如既往地持续火爆。
今年7月15日以来,广州南开往贵阳北的25趟动车组座无虚席,日均抵达贵阳的旅客达1.5万人次以上。 6月至7月,飞往贵阳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75%。7月,仅花溪区就涌入40.12万重庆避暑游客,同比增长35%。
据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贵阳避暑旅游火爆状况已经持续了8年以上;每年5月至10月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每年7、8两月,贵阳景区普遍接待量持续走高,部分景区接待量可比肩国庆、春节黄金周。今年6至7月,全市接待游客3355万人次,收入389.6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清凉经济”成为推动贵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贵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避暑之都”。不久前,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上,“爽爽的贵阳”第三次摘下“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
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缘起于200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为贵阳颁发“中国避暑之都”牌匾。贵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气候作为贵阳最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十年来,贵阳避暑旅游发展思路逐渐清晰:《爽爽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总体规划》提出,“优化布局生态旅游度假、避暑养生旅游等8个重点旅游产业集聚区和1个环城森林旅游带”,形成新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目前,全市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将贵阳拉入“高铁时代”;城区中环、BRT快速公交系统也已开始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铁、旅游专线交通正加快建设。有旅行社200余家;旅游星级饭店56家,住宿业机构达6000余家,避暑度假精品酒店32家,旅游集散中心2个。全市A级景区达20家,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4个。打造了以青岩古镇、十里河滩旅游景区(孔学堂)、多彩贵州城、时光贵州、乡愁贵州等为代表的生态人文景区;以天河潭、南江大峡谷、桃源河等为代表的生态风光景区,以高坡、泉城五韵、蓬莱仙界、十里画廊、花画小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景区;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以极地海洋世界等为代表的科普旅游景区;形成了贵阳精品旅游景区集群。
如今,正借助避暑旅游奠定的坚实基础,以“爽爽贵阳、避暑休闲度假胜地”为旅游城市形象,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西南地区和全省旅游集散中心。
相关链接:
贵阳将举办2017年人才服务大篷车巡回招聘系列活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