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抓住建设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的重要机遇,推动文创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盘活30余个老旧厂房,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包括北京齿轮厂、京棉二厂等老厂房,都在“腾笼换鸟”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被赞为:北京朝阳文创,有里有面有范儿。
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从天安门沿长安街一路向东,过了国贸桥不足千米,就是有名的文化创意园“郎园Vintage”。占地2.34万平方米的“郎园”,建筑面积仅3万平方米。红砖小楼星罗棋布,碧绿的爬山虎布满墙面,前卫的雕塑、时尚的酒吧随处可见。游走其间,时尚又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成为工厂遗存改造的典范之作。
8年前,这里还是一家医疗设备厂,由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被腾退外迁,留下17栋建于四五十年前、仍保留着鲜明工业特色的老厂房。
北京市朝阳区决定将工业旧厂房转型建设文创园区。“光是改造投资就花了8000万元,我们的改造理念是修旧如旧,在保护老厂房原有园区格局的基础上,改造园区的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把园区打造成集文化企业办公、时尚秀场、设计体验店、创意餐饮等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艺术园区。”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园区建成后,每年举行为期一个月的郎园文化节,由于郎园位于中央商务区域,北京市文博会朝阳分会场、CBD商务节和北京设计周的分会场纷纷驻场郎园。现在郎园已入驻文化企业50多家,年产值超50亿元,成为长安街东延长线上的“新地标”。
四种转型模式助力经济转型
朝阳区曾是北京机械、纺织、电子、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的所在地,老厂房的建筑各具特色,如北京电子城建筑,采用了包豪斯风格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现代工业建筑珍品,见证了北京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自2000年起,朝阳区出台补贴、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工业厂房转型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形成四种转型模式,即产权方与专业机构联合打造的“751模式”,政府投资并运营的“朝阳规划艺术馆模式”,国企自组团队改建的“莱锦创意产业园模式”,艺术家自发聚集、政府提供管理服务的“798模式”。
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厂房等工业遗存是一个城市工业文明的体现,保护利用好北京工业时代的历史遗存,也为北京古城历史风貌增添时代光彩。朝阳区一直在探索盘活旧厂房的存量资源、建设文创园的新模式。在没有新增一分产业用地指标的情况下,既疏解了非首都功能、提升了环境品质,也加快了“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
文创企业已达8万余家
作为北京的新地标,798艺术区开创了国内用艺术改造老厂房的先河。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吸引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艺术机构入驻,每年举行艺术活动2000余场次,吸引观众超过500万人次。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朝阳区已形成了以文化传媒为龙头,以高端会展、旅游休闲、设计创意、信息服务为主导,以古玩及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时尚消费为特色的多元支撑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了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轴,以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融合功能区、大山子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功能区为重点,以众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为延伸,错位、融合、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8月底,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创企业已达8万家,上市(含新三板)文创企业160家。预计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将突破3300亿元。
(记者 张景华 董城)
相关链接:
北京朝阳:疏解非首都功能 工业遗存成文创高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