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9月14日电 题:易地搬迁的凉山彝族村民:感受“天壤之别”
作者 王鹏
青瓦白墙的村舍坐落于沃野之中,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栅栏围起的菜地里,吉巴约古正挥着锄头翻土。他在山上生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自己会在66岁搬下大山,住上好房子。
姐把哪打村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平均海拔2620米,共有432户1667人,全部为彝族。“洒拉地坡”的含义是“水草丰盛的肥沃之地”,但凉山腹地往往山高坡陡,土层瘠薄。
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距四川凉山昭觉县城39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总户数共432户、1667人,全部为彝族。该村贫困户收入主要靠马铃薯、荞麦等传统种植和羊、猪养殖。村内自然条件差,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产业效益低,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差,受教育程度底,这是原来全村的贫困状况也是致贫原因。目前,该村在2016年,已易地搬迁61户224人,建设总投资超过483万元,住进了新的统一风貌的小洋房。张浪 摄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因自然原因导致的住房困难、交通困难,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近年来昭觉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从高寒深山搬到新建的安置点,那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更好。
吉巴约古去年搬进了新村,他说,两地的条件是“天壤之别”。
土房子一到雨天就漏水,院子里满是泥巴。出村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泥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以前太穷了,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路也不好。”踩在新家院子的水泥地上,吉巴约古说,“以前没想过自己能住上好房子,感觉太难实现了。”
走进吉巴约古的农家小院,砖混结构的房子宽敞明亮,还有厨房和卫生间,电视、沙发、衣柜、碗柜等现代家具一应俱全。村子里还建有活动室、文化服务中心。
安置点于2016年底建成,建设总投资近500万元(人民币,下同)。部分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的贫困户搬了下来,共计61户224人。
“易地搬迁一定要把地址选好,老百姓搬下来,你要顾及到他以后的生产生活。”姐把哪打村第一书记肖晗告诉记者,该村外出务工者较多,因此选址要保障村民务工方便,同时孩子可以就近上学。
当地政府还大力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养殖西门塔尔牛、种植马铃薯和玫瑰花等。
“我们引导贫困户户均养殖西门塔尔牛1至2头,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洒拉地坡乡党委书记曹云宝告诉记者,全村同时每年种植马铃薯1300亩,对村民的种植和销售进行统一指导。
“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现在快5000元了。”吉巴约古告诉记者说,“还是搬下大山好,我们村有人没搬下来,看到我们好了,他们也都想搬下来。”
2017年,昭觉县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427户5737人,这个数字预示着将有更多的“吉巴约古”搬下大山,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完)
相关链接:
捐赠古墓石构件村民获奖励 疑似出自清代王爷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