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十八大以来,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改革举措存在落实难的问题。
出现落实难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根源在执行主体方面。一是本位主义思想在作祟。一些地方、部门的执行官员缺乏大局意识,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习惯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各种隐性方式对中央推出的改革举措变通执行或规避执行。二是执行人员素质不够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受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的影响,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认识不深刻、理解有偏差,不能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的实质,终致政策落实被打了“折扣”。三是执行方式方法欠妥当。一些原本好的改革举措,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政策对象的认知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相关利益,执行中不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是以权压人、以势欺人,结果执行人员的简单粗暴的行为引发政策对象的抵触情绪,阻碍了政策落实及其惠民效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在抓落实,而抓落实的根本在于强化执行力。
争做执行表率。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垂范、令行禁止,牢固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上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这是决定政策执行成败的关键点。
提升主体素质。推动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离不开一大批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广大政策执行人员进行大局观、纪律观和法治观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执行绩效同考核、任用和奖惩相挂钩,特别是运用好奖勤罚懒这一经济手段,引导和督促政策执行人员优质高效地执行政策。其次,作为执行主体的广大政策执行人员,我们自身也要有危机感和“本领恐慌”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新政策、研究新方法和树立新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执行能力,避免“念歪了经”,确保政策举措有效落实。
强化硬性约束。要把解决落实难问题与治理“为官不为”现象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严肃问责追究机制,加强对执行过程的督查或抽查,防止执行结果的“变形”偏离。对于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总之,要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用约束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杜绝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踢皮球”现象,形成推进政策落实的强大动力。
树立正确导向。针对执行意识淡薄和工作不力的情况,除了要强化思想教育、监督检查和责任“倒逼”之外,还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淘汰“尸位素餐”者,让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无所作为的昏官“下课”,大胆提拔和重用担当有为者,使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干部“上岗”。通过发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标杆效应,建立健全“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负责”的体制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认真履职、建功立业,实现“有为”与“有位”的良性互动。
营造实干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鲜明作风。为政之要,贵在力行。我们必须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保持那种“蛮拼的”精神,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营造一股“为官避事平生耻”“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舆论氛围,让“力行践履”成为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顺应和达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