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永华
军训结束后,昨天开始,清华大学2017级新生又迎来新一轮考验:游泳测试。今年初,清华重启90多年前的老校规“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身体等特殊情况除外),因此新生入学后都要参加游泳测试。昨天,445名同学参加了首场测试,因为都是自愿报名,合格率高达91.5%。但据清华体育部问卷调查,全体新生不会游泳的约占半数。(9月18日《北京青年报》)
游泳,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准老人”来说,几乎就不是个事,小时候,无论在农村还是一般的城市,每到夏天,凡是有水的沟塘湖泊,基本都能看到三五成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在水中嬉戏玩耍,赤裸的上身被太阳晒的黑不溜秋,那时候,经济条件差,家庭子女多,每个孩子既不像现在这样“金贵”,也大多都是“散养”,自然而然的也就学会了游泳。
如果谁家的小孩是“旱鸭子”,反而会被小伙伴冷落,为了能够在水中和同学伙伴们打成一片,无论男孩女孩,多多少少都会几下“狗刨”,别小看这点本领不起眼,关键时候往往会救命,而不争的事实是,那时候几乎所有的沟塘湖泊都不设防,但孩子溺亡的悲剧却比现在少的许多。
如今,孩子“身娇肉贵”,即便是在很多农村,家长往往也不再让孩子轻易下水嬉戏玩耍,而城市里能够放心游泳的水塘沟渠更是稀少,孩子能够在水中畅玩的地方无非就是经营性游泳池,但这样的场所,既不可能每天想去就去,也很难完全释放孩子的天性,可以武断的说,除了极少一部分孩子经专业教练指导学会游泳之外,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是“旱鸭子”。
社会越是文明进步,现代科技产品的普及使用率越高,在遭遇某些突发性灾难时,个人依靠自身原始体能规避灾难风险的力量越弱。实际上,爬树和游泳是我们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技能,更是在遭遇突发自然灾害或某种风险时获得逃生的不可或缺。同时他也是强体健身的一种有效锻炼方式。90年前,清华大学将游泳作为“必修课”并将“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作为“校规”,不仅在当时那个年代体现出清华的治学理念,即便是在今天看来,任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游泳,既可强身健体,是所有体育锻炼中最具健康身心作用的优秀项目之一,关键时刻不仅可以救己还可以拯救他人。人的一生中,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可能不遇到某些突发性自然灾难或某些事故风险,在突遇水困或发现有溺水者需要紧急脱险和救援时,最原始的游泳技能往往比任何智商更实用,也更能让自己或他人化险为夷,而清华大学重启老校规,重申“不会游泳不能毕业”,实际上既是尊重传统,更体现出对莘莘学子未来的一种负责任态度。
曾有媒体报道,苏州一所高校将“爬树”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实际上他与清华重启老校规具有相同意义,尽管我们都不希望学会游泳和爬树能够在现实中派上用场,但既能强身锻炼又能在关键时刻防患于未然,尤其对于年轻大学生而言,着实非常必要。
在笔者看来,不只是清华需要重启“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大中小学都应当将游泳、爬树等具有野外生存技能又兼具强身健体功效的体育项目纳入正常的教学,多一种逃生技能在关键时刻就多一分安全保障,尤其是游泳,更应当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选项,如果中小学校园里不再有“旱鸭子”,甚至仅会几下“狗刨”,每年暑假期间的溺亡悲剧,必然也会大幅减少,实际上这比在水边树立“警示牌”甚至围栅栏防范更有实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