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围绕人类是从非洲起源还是从亚洲起源,一直争论不断。无论是从非洲起源还是从亚洲起源,人类无疑起源于地球上的少数地区,之后逐渐扩散到广阔的各大洲。数量有限的早期人类群体处于孤立、分散状态,他们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部落、民族和文化。虽然人类的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越来越广、交流越来越多,但文化多样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不同人类群体对世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以及这些群体和社会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当前,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仍然是人类文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分为村落、社区、城镇、部落、民族、地区、国家、大洲、教派、宗教等文化,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圈。具体地看,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组织,从而形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组织型文化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如儒家思想),而且二者本身也存在紧密联系。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如基督教文化圈(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教文化圈(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梵语、巴利语)和儒家文化圈(汉语)。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世界不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多样性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序言确认,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并希望在承认文化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发展文化间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更广泛的团结互助。因此,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也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既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恪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这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当前,文化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依然需要我们尽力维护,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似,能够帮助人类应对世界资源的有限性。从自然的角度看,地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反过来又反映不同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因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5日 07 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