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智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路径等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和文化发展战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十八大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作了明确阐释。首先,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其次,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再次,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在以更宽广的视角立足文化经济新时代制高点、放眼人类文明发展大历史、科学研判国内外大势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文化建设做出的重大部署。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文化强国战略框架中,意识形态是文化强国的逻辑支撑和关键所在。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关键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作为推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强国意识形态底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文化强国不仅是新一代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以新理念新战略引领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新实践。
文化建设的战略路径——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建设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地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我国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最核心层次的内容。发于中、形于外,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路线;网罗正能量、弘扬新风尚,争占网络传播高地是文化建设的主战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来自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自强,要推进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文化具有动态取向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也是持续的,需要不断推进的。只有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才能为中国梦凝聚不竭文化动力,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