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描绘了一个新奇美妙又险象环生的海底世界,吸引着无数读者畅想深邃的海底。我们对浅海中丰富的动植物并不陌生,形态各异的珊瑚、摇曳的海草、五彩斑斓的热带鱼,而阳光难以穿透的深海则要单调不少。不过,对于各国的科学研究、勘探开发者而言,深海可是一片宝藏。
国际深海不仅生活着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神奇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其中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包括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等金属矿产资源,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和生物基因资源。由于海底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丰度也比陆地矿产高,许多国家及其公司已积极投入深海勘探和开采技术的研发试验。近年来,深海勘探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对海底地形、地质、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研究也有了诸多令人惊喜的成果。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简称“管理局”)已经批准了27份海底矿产勘探合同,其中中国申获了4份。
此前,加拿大鹦鹉螺矿业公司宣布将于2019年启动全球首个深海采矿作业。届时,多名遥控采矿机器人将远征到太平洋西南部的俾斯麦海海底,对索尔瓦拉1号铜金矿进行大规模商业开采。每台遥控的采矿机器人体形,都超过了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重量超过了200吨。很多人担忧,这些大机器在用它们恐龙般的“利齿”粉碎岩石的时候,也将毫不留情地杀死那些不幸遭遇到它们的海洋生物,这将对海底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海洋物种的灭绝。比如,最新发现的物种“Casper” 章鱼,就喜欢在富矿的海床上产卵,海底矿区的开采,很有可能让这个刚刚进入人类视线的淡紫色小章鱼昙花一现。
开采不同类型的深海矿产资源,对环境破坏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勘探多金属硫化物就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干预海底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来,而且,人类对勘探、开采活动的预判,也存在一定盲区。如何绿色环保地进行海底工业采矿,其相关的技术和工业流程,是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尽管深海开发面临着诸多问题,国际海底区域仍是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领域,它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许多领域,也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如今,不少国家已经掌握了深海勘探装备,我国大洋勘探也形成了以“三龙”(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为代表的深海装备体系。不久前,在管理局第二十三届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正式成为管理局观察员。中国在此席位上的零突破,更是给予了中国对深海进行勘探、开发的优势条件。
目前人类能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已经接近地球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科技手段描绘的新世纪“海底两万里”,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镜头。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13日 22 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