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中国医生国际航班上两度救人:救死扶伤是应做的

2017-10-18 09:06

原标题:中国医生乘国际航班两度救人

  吴小波(右一)在飞往美国的班机上抢救“脑梗”患者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和妻子乘坐国际航班探亲,在往返途中,两次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被网友称赞为“三万英尺未穿白大褂的医生”。

  出国航班遇乘客突发“脑梗”

  9月29日,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和妻子乘坐美联航飞机飞往美国,在这架飞机上,他救助了来自三万英尺高空的第一位病人。

  如果不是儿子得了自发性气胸,吴小波也不会坐上这班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

  “他在美国读书5年,我一共去了两次,一次是今年5月份的毕业典礼,第二次就是这次他生病出院”,吴小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个病情的后期保养很重要,他这次和妻子去探亲,主要是想看看儿子的痊愈情况。

  “十一”黄金周对吴小波来说,已经是一年最长的假期了。作为胸外科副主任,他几乎每天都有手术,“平时很少请假”。

  飞机广播寻找医务人员的前5分钟,吴小波还在闭目养神,回顾着放假前刚做完的那场手术的全过程,听到广播后,他立刻离开座位来到那个乘客的身边。

  他是这次航班唯一的医生。

  乘客是一名约50多岁的男性美籍华人,突发呕吐症状,身边的人多数以为这位乘客只是“吃坏了肚子”或者“胃不好”,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吴小波握住患者的手,询问他“哪里不舒服”,用听诊器、血压计对他进行常规检查。当吴小波发现患者已经口齿不清、神志恍惚,并且右边的手“不能使上劲”,身体右半边“不能动”时,初步判断,患者不是普通的呕吐,而是脑梗。

  “脑梗的人,如果不及时救治,会留下后遗症,严重的更有生命危险”,吴小波看了看表,距离到达洛杉矶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而飞机上的急救物品清单里只有简单的糖水盐水和治疗心脏病等急救药物,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极力跟乘务人员解释,“患者需要尽快下飞机治疗”。

  飞机离最近的旧金山也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在降落旧金山之前,吴小波将患者身体放平,给他盖上了衣服保持体温,并将飞机上的简易氧气筒拿来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

  最终,飞机抵达洛杉矶晚点两个半小时,全舱乘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没有一人表示不满。

相关链接:
八旬老人街头摔倒 救人者通话家属被误会成骗子
46岁医院院长献髓救人 重庆完成第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男孩站5楼窗台 装修工跳空调外机上扶人:救人是本能
河南儿科医生坚持献血20年 今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程祥] [编辑:吴金程]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