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街巷开车成为一件惬意的事儿
济南自古纺织业兴盛,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济南自此开埠,当时的商埠区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不到1.5千米,于是便有了以“经纬”命名的老街区。走过沧桑百年,经纬路将无数的故事与人编织进了这阡陌交通间,当然也包括每天出现在各路口的交警。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家大型企业和几条“红得发紫”的经纬路说起……
在经三纬九路上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将总部的“家”安在街巷纵横的老商埠街区,发展得一直不错,是槐荫区的纳税大户。今年年初,受困于越来越拥挤的交通,往来业务车辆进不去、出不来,纵横交错的路网竟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
同样是在今年初,3月8日下午3点多,平峰期的经三路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为拥堵的红色。5点多进入高峰期后,经七路、纬六路等路段更是“红得发紫”。
老街区的经纬路已经龙钟似老翁,走不动了?
“不把病态当常态,便能把住脉,下对药方。”槐荫交警大队大队长李连忠这样说。在他看来,密路网、窄马路的布局特点,恰恰是济南经纬路纯天然的优势。翩翩少年却是一副老态龙钟之相,是交通管理措施上出了问题。给辖区的经纬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辅以“对症良方”,济南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定能继续焕发生机……
调整信号配时让人和车“小步快跑”
把准脉,确定好“病症”是第一步。向科技借力是槐荫交警的首选。
槐荫交警大队各中队民警从3月初开始,每天根据电子地图上显示的拥堵情况分早晚高峰、平峰、节假日、夜间4个时段分别记录,以中队为单位,给路段建立“健康
档案”。每周四,则是大队固定的全区大数据调度日。交通科民警列出各中队路口路段的“健康档案”,结合大队掌握的报堵电话,车流量、早晚高峰时长等信息,形成各路口路段的“体检报告”。
困扰企业的经三纬九路口拥堵病症,很快就被找了出来,“交警部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应尽的职责。企业发展因交通问题受到影响,我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调研观察,我们发现这个路口除了其他路口带来的辐射影响外,路口信号灯配时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李连忠说。这个南北宽7米、东西长12米的小路口,一度信号灯四个方向的周期配时达到160秒。这一配时周期,足以让等候的车辆排起长队,甚至辐射到与之相连的其他路口。槐荫交警将信号灯周期配时下调至70秒,让路口的车辆和行人都能实现短周期通行。不再压车,让行车惬意了不少。
同样受益于“小步快跑”这一“健身方案”的,还有经四纬八路口和纬十二路沿线的各路口。“确定信号灯的最终配时时间,并不能百病皆治。”槐荫交警大队交通科副科长田传旭说。
“纬十二路是一条南北贯通的道路,与各条经路相连,起着非常重要的沟通连接作用。这条路最初的信号灯周期配时达到200秒。”田传旭说,对于纬十二路来说,十几秒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是几十辆车的流量变化。于是不断地调整“药方”成了民警们的重要工作。第一次调试,纬十二路沿线信号灯周期配时由200秒下调至160秒,“将配时调整前后的交通状况比对、验证效果后,我们再次调整,降至140秒。”田传旭说,至此车辆等待时间缩短1分钟,从监控上看,高峰期等候信号灯车辆的排队长度能缩短约三分之一,纬十二路上的“绿波通行”也就此形成。
据了解,仅上半年,槐荫交警大队就先后对经四路、经十路、纬六路、经七路、纬十二路、经六路等道路的30余处路口信号灯配时进行了调整,调整60余次,关停黄闪信号15处。原来要持续到晚上7点左右的晚高峰,晚上6点左右就能明显缓和下来。
优化微循环让老街区交通“转起来”
经纬路的密路网、窄马路形成了一个个小尺度路口。这些小路口不仅可以通过调整信号配时减少单位时间的信号损失时间,更可通过调整单向或双向通行,实现微循环和惬意出行。
“收集数据,科学比较,不仅要将各中队路段进行横向比较,更要就单个路段从时间上纵向比较。”李连忠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槐荫交警发现,由于经二路的纬六路至纬十二路路段由西向东单向通行,由东向西进入商圈的车辆就需绕道经一路、纬十二路或纬六路、经三路、纬十路,由此导致经二路道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且易造成拥堵,有时拥堵甚至会波及到纬七路和纬八路。
针对这一“病症”,槐荫交警开出了“单行改双行”的“药方”,将经二路的通行规定由原来的西向东单向通行,调整为东西双向通行。“这样的调整,可实现经二路与周边道路上车辆的循环。根据我们对数据的收集分析,现在经三路、纬九路和纬十路等周边道路拥堵状况明显好转,市民到经二路商圈购物也更方便。”槐荫交警大队交通科科长刘朝辉说,早晚高峰时长缩短约30分钟。
与经二路不同,纬七路由于是条断头路,对交通吸引力并不太强,双向通行对缓解周边道路压力作用不大。“最初,我们将其改为北向南单向通行,但后来发现这一通行方案无法实现与周边几条道路的区域微循环,于是又将纬七路调整为南向北单向通行,改造使纬七路与周边的纬八路和纬九路‘8字形’微循环系统交通顺畅多了。”田传旭说。
在对经七纬十二路的调整上,槐荫交警则是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转换,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民警发现,在经七纬十二北口左转的需求量较大,将信号灯配时由原来的25秒增加到40秒,压车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仍有压车现象,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于是,槐荫交警又增加了一排左转车道,同时将左转信号配时降至30秒,“用时间换空间,车辆的通过量大大提高,压车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缓解。”李连忠说。
增设禁停道路让路外停车场用起来
“畅通老街巷只是让其焕发活力的一个方面,让老街巷变靓,让行人和非机动车也能畅行,这才能真正实现老街区的价值。”李连忠说,在这里不仅要让“奔事业”的车跑起来,更得让居民们绿色出行的脚步迈起来。
保障路权是槐荫交警在老商埠街区下的一剂猛药。“目前除了经三路、纬七路和小纬六路有部分停车位外,其他辖区内的经纬路均是禁停道路。”田传旭说。按照中队属地管理,以禁停路段自动抓拍、机动队巡逻抓拍为主,电警室高清抓拍、社区停车管理督导员抓拍为辅,日常整治与“朝七晚五”净路行动相结合,坚持弹性工作机制和假日行动不放松,早上提前到6点半,晚上延时到10点,实施交叉用警、跨中队区域执法,每天对各中队、街道办事处考核通报排名等措施,确保了对禁停的严管高压态势。“对停车的问题,我们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不仅增设禁停道路,同时盘活周边停车资源。”李连忠说。以经五纬六路上的省立医院周边为例,槐荫交警在院内设置了“港湾式”病人停车落客区,同时在医院南门槐荫广场地下建成了能容纳1000多辆车的政府“买单”式公共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医院周边停车难问题。
药方对了症,老街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借助科技力量,使用大数据治堵是一个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会将这一形式当作有利工具,不断因地制宜地调整经纬路的交通组织形式,让老街区更畅通,让市民在老街区无论是开车还是步行都变得惬意。”李连忠说。
(本报记者 尹爽)
相关链接:
济南出台新规:拒不避让救护车罚款200元、记3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