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肖艳
见到50岁的茶农朱光发时,他身穿民族服饰,胸前佩戴党徽。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脱贫这一块,大家手掌拍得啪啪响。”住在贵州省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万里村隔山门村民组,已有20年党龄的朱光发说。
说起家乡的变化,老朱滔滔不绝。“一上隔山门,稀饭一大盆;边边起波浪,中间淹死人。”一句调侃饮食的顺口溜,成为这个乌江边小村落往日生存状态的极好注解。
为了改变山高谷深、闭塞落后的面貌,老朱这一辈人没少下功夫。1992年时,他还是村组长,大家想有条路,于是全组46个劳动力人背肩挑,50天就干出了一条2.2公里的大道。
路通了,但坡陡弯急;土地不少,但沙化严重,老朱和乡亲们不得不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断断续续在外面也是10多年,始终没挣到钱,也觉得不是长久之计。”老朱回忆。
2012年的冬天,当地政府多方考察后决定发展白茶产业,结果一动员应者寥寥。老朱觉得,自己是组里唯一的党员,应该带头先闯一闯,于是和兄弟合伙,一口气种下了290亩。
等待的时间漫长,成功的过程曲折,但老朱没有放弃。“不懂如何剪枝、下肥、采摘,我就去浙江等地学习。不断钻研,心想一定要管护好。”一边说,老朱一边掏出手机里存的基地照片给记者看。
只见茶山上云雾缭绕,民居和加工厂点缀在绿带间。老朱美滋滋地说,今年自家基地卖茶青收入就有60万余元,除去工钱等开支,纯收入将近40万元。
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如今隔山门几乎家家都种起了茶叶,面积在70亩以上的就有7户,整个村也有近2000亩的规模。“等明年盛产了,达到500万产值这个小目标很轻松。”老朱盘算着,接下来要带动周边更多人稳定脱贫。
相关链接:
七本笔记簿与一枚党徽见证初心 海口一青年党员致敬十九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