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6位院士会从天南地北的会议中抽离,陆续回到武汉大学一方不大的讲台上。台下是刚从应试教育中浮上来的大一新生,他们邂逅的第一位大学老师是院士。这门课是《测绘学概论》,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讲授。课上不点名、不签到,阶梯教室后排却挤挤挨挨站着人。课后,找院士签名的学生排成长队。(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一门基础课程,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讲授,这基础课上的确实够“奢侈”,也足够让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羡慕嫉妒恨。而且,时间并改变了这几位科学家,即便他们现在已经是平均年龄77岁的老人,师生年龄相隔半个多世纪,但他们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为大一新生上基础课,反映了作为学者应有的治学作风和名师风范,令人感动和尊敬。尤其是与当下很多不给、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的院士、教授形成了鲜明对比,足以让他们脸红,成为一面透视当下教授上课状况的镜子。
众所周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的主要职责和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把自身定位为科研机构,重科研轻教学,即便一些高校重奖一线教学教师,仍然没有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格局。一些大学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吸引来院士、知名教授,很少安排他们登上三尺讲台,给本科生上课,更多的是让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申报科研项目,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再者,有不少在高校任职的院士、教授,在内心里就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把教学当成副业看。因为他们给本科生上课费时费力不说,关键是能够获得的经济回报太少,而申报科研项目,搞科研工作,能够让他们名利双收,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特别是那些显学专业的院士、教授,一个科研项目给他们带来的回报,就超过了他们多年的课时费。即便教育部三令五申给教授教学任务下了硬指标,但有不少教授只是把给本科生上课当成一种硬性任务来糊弄和应付,并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导致一些教授教学水平还不如青年教师,教授上课俨然成了唱催眠曲,让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
让院士、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不再成新闻,让大学中最好的教师、学识最高的教师,能够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最根本是要让高校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上来。这不仅要给没有退休的院士、教授下达教学任务,而且他们要跟其他普通教师一样,其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学生、同行的评价,真正倒逼落实好教授上课制度。另一方面,对大学教师的评价标准,要增强教学成绩的指标和含金量,扭转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格局。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