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片丹心映党旗
——记棚改拆违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小燕
“小燕书记对待群众工作细致用心,有她的一套。”在同一个支部的龚朝玉这样评价王小燕。
2017年3月16日,14名从琼山区各单位抽调的党员干部在海口市凤翔湿地公园棚改项目一线成立了海口市第一个棚改拆违临时党支部——凤翔公园项目指挥部棚改拆违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身为组工干部的王小燕,被推选为书记。
自该党支部成立以来 ,王小燕带领支部的同志们,始终坚持“组织建在项目一线,党员引领项目攻坚”,用忠诚和汗水勾勒出一名党务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棚改项目工作中铆足干劲、展现作为,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保障了棚改项目工作的强力推进。
不忘初心 对党绝对忠诚
1998年9月,王小燕在甲子镇妇联工作刚满两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墙上的党旗,她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1995年,王小燕从海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距离海口市区70公里之外的甲子镇工作。“当时我只有一种想法,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把自己所学所知用在带领广大群众一同致富的事业上。”王小燕说,当时她也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农村建设发展的事业中。
在王小燕工作的21年里,她始终扎根基层,用坚守与努力,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担当。
“不忘初心,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到首位。”王小燕坚定地说。
敢于担当 把党旗插在工地上
作为海口市生态修复工程的凤翔湿地公园项目,南区占地面积894.29亩,仅琼山辖区就占了756.92亩,其中涉及村民的种植土地、租户商铺和住宅等各种建筑,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解决拆迁安置费用过高等问题,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行的关键所在。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让王小燕深知只有思想通,棚改拆迁之路才能通,为此,她经常带着支部成员走家串户、向群众宣传棚改政策,认真听取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
“棚改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王小燕说。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王小燕在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棚改拆违工作做到令群众满意。”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庄彩群清晰记得王小燕为了群众工作多次强调“婆婆嘴,跑跑腿”的作用。其中,在征地过程遇到的一个案例是:凤翔河后巷有一户李姓人家的一栋三层楼房处在棚改范围内,由于对补偿条件不满意,面对工作人员上门,一直不理不睬。按照相关的拆迁规定,政府可依法对其进行强制拆除,但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并没有放弃,天天登门拜访,加强协调和沟通,最终让老李感动了,顺利签订了补偿协议。
“像老李这样有难度的拆迁户,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共做通了近10户的思想工作。”王小燕回忆时说,考虑问题不仅要站在项目拆迁的角度,也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角度出发,以心换心,让老百姓心甘情愿配合政府的拆迁工作。“这是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也是支部全体党员一致践行的共识。”
几个月以来,凤翔湿地公园南区片区共签订征收补偿协议156份,迁坟数百座,期间无一起强拆。
一线“试金” 锻炼识别培养干部
凤翔公园项目指挥部棚改拆违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是海口推出“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的一个成功典型。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而“一线支部工作法”,则让更多的优秀党员干部在一线迅速成长,并不断锤炼他们的工作作风、才干与水平,为干部选拨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海口不断强化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在凤翔公园、五源河文体中心、丁村棚户区改造、新琼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一线上成立临时党支部,锻造一支锐意进取的先锋队伍,有效地推进重点项目大提速。
正如王小燕所言,党旗召唤着党员,党员带动了群众。
记者郭志华
(海口网10月23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城市棚改应留住文化记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