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现场的吴坚。蔡正明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23日电 题:(十九大代表风采)基层匠师吴坚的“心愿”:为“中国制造”贡献一份力
作者 王迎
当下,扬帆出海的“中国制造”,正以过硬的品质与别具一格的创新,在国际上奏响时代“强音”。但繁荣的背后,是中国对高级技工人才“求贤若渴”的现状。近年来,《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无不反映出国家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重视。
正是这些高级技工人才的日夜探索和研发,使中国在实体经济领域中,逐渐摆脱部分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局面。其中,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PVDC(聚偏二氯乙烯)车间的工艺员吴坚,就是一位长期在材料科学领域上坚持努力的人才。十七年里,他耐住了寂寞,“穿梭”在数万图纸和钢铁机械之间,凭创新实现小领域里的大突破,为“中国制造”注入属于自己的活力。
十年磨一剑:整个生产装置都“装”在脑海里
“从入行起坚持至今,我靠的是‘十年磨一剑’的意志。”吴坚如是说。
2000年,高中毕业的吴坚初入制造业。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民营制造企业纷纷崛起。同时,巨大的市场吸引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中国制造”带来了活力。“中国制造”也随之在全世界“崭露头角”,在这背后积累了无数技术工人辛勤工作的成果。
作为技术工人,吴坚的工作琐碎繁重,但性格好胜的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被激起熊熊斗志。在大约25米高的VDC生产装置中,他要面对几百台设备和上千个阀门,靠双手双脚行走攀爬,查看上千个压力表、温度计等控制点。
有员工统计,吴坚仅仅在所管辖的生产装置中走一圈,就要5000多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会拿着设计图来到现场,反复比对。哪怕出现0.1摄氏度的误差,他也能在复杂的生产装置中快速找出原因,从而保证VDC生产不受影响,持续生产高品质的“中国制造”产品。
“现在,整个生产装置都‘装’在我脑海里,哪里是阀门,哪里有控制点,我都了如指掌。”在技术岗位坚持了十几年,吴坚始终认为,这是“学有所成”的必经之路。
巡逻排查中的吴坚。 蔡正明 摄
学习无止境:助力“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
坚守技术岗位,光靠熟练掌握技术是不够的,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来提升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吴坚所言,他如今扎实的知识,源于日复一日的学习。
为何对理论学习如此看重,这要从2003年公司内部举办的技术比武大赛说起。那年,吴坚首次接触到化工理论知识,他感叹道:“理论知识使我茅塞顿开,同时我也体会到自身技术知识的局限性。”
实际上,通过专业知识推动创新,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围绕“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目标,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质变。
为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吴坚利用双休等空余时间,借阅书籍,自学理论,向经验丰富的员工请教,更在工作之余通过学习获得大专文凭。
“VDC制造技术需要经历漫长的创新改造,例如提升材料纯度,提高制造工艺,加快制造效率等。因此,‘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念。”吴坚认为,只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准备充分,企业才能抓住时代机遇,推动技术更新,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最大的心愿:为“中国制造”贡献一份力
学习是打基础,完成突破还需要“画龙点睛”的一笔。“实现技术突破,需要我们发挥工匠精神。”吴坚强调道。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火腿肠膜的核心制造技术被美国和日本封锁。如何才能大批量提高火腿肠膜的产品质量,让火腿肠膜成为优质的“中国制造”?这成了吴坚和团队最希望破解的难题。
“PVDC树脂在吹膜过程中总是破裂,我们怀疑是原料中的黑黄点杂质影响到树脂吹膜的质量,因此我们用肉眼小心翼翼地从树脂中,挑出直径仅0.45毫米左右的黑黄点。”据吴坚回忆,技术工人们身穿密不透风的白大褂,耗费一天时间将1吨树脂中的的黑黄点,一粒一粒全部清理干净。
“黑黄点密密麻麻,根本无法数清数量。没有任何辅助设备,持续工作一天后头昏眼花,一抬头,眼睛里都是飘来飘去的‘虫影’。”技术攻关的日子尽管艰苦,吴坚却欣喜地表示,试验结果表明,黑黄点杂质果然是制约PVDC吹膜质量的因素之一。如今,PVDC树脂在吹膜前都会历经机器去黑黄点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品质。
类似此种过程,吴坚经历了五年。当下,巨化生产的PVDC树脂从吹膜一米就破泡,到如今已能生产千米不破的产品,在领域内拥有中国唯一自主知识产权。如今,中国PVDC的实际加工能力每年达3.5万吨以上,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最大PVDC消费市场。
吴坚表示:“作为工艺员,我最大的心愿是制造更高质量的PVDC产品,为‘中国制造’贡献一份力。而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希望能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技术工人队伍,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完)
相关链接:
“神刀手”梁庆莲:一把胶刀一颗匠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