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就像明星,点亮乡村夜生活如今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老放映员的“电影人生”
海口琼山区龙塘电影队2名七旬老人坚守40多年,现在仍行走乡间放映老胶片电影“即使只有几个观众也会坚持放下去”
郑宏谋和杜邦先在放映电影时默契十足
杜邦先养护三脚架40多年了,我们对胶片电影充满了感情,有人劝我们该养老了,不要再走村串户放电影,但我们就是舍不得、放不下。 ——郑宏谋和杜邦先说
郑宏谋安装放映机
本报讯10月19日上午,在海口琼山区龙塘戏院一间破旧的瓦房中,73岁的郑宏谋和71岁的杜邦先分工合作,熟练地摆好三脚架,安上放映机,连接好电源,装上老电影胶片,十多分钟后,放映准备工作全部就绪,随着郑宏谋一扭开关,“哒哒哒”的转动声响起,电影便开始放映,时光瞬间倒流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
郑宏谋和杜邦先的基层电影放映之路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如今,两位7旬老人依然用自己对胶片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坚守农村放露天电影,将欢乐和美好传递给当地群众。记者钟起的/文李志良/图
开心
当上电影放映员心情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杜邦先年轻时是龙塘公社三联村委会党支部书记,1975年,他被公社抽调到龙塘电影队,刚开始只是“打杂”,但是接触胶片电影后,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便学会放电影。当时龙塘电影队到各村流动放电影所使用的设备是轻便的8.75毫米放映机。1976年底,龙塘戏院建成投入营业,杜邦先正式成为一名放映员,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多年。
龙塘戏院建成后,电影队也成立了3个队,分为一队、二队和院队,共有8名放映员。杜邦先是院队队员,负责在戏院内放映电影,使用的是松花江座机;其他两个队则在各村流动放映露天电影,放映机也换成了16毫米,后来又换成了35毫米。
杜邦先翻开一本《电影放映人员登记证》,上面记录着他从事电影放映工作的时间:1977年10月。“这个证是我当放映员一年多后才发的,当年拿到这个证,我像领结婚证一样开心。”杜邦先回忆说,当年能当上电影放映员,他觉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这是党和人民信任我,把这个重担交给我,所以我要珍惜这个机会。”
跟杜邦先一样,郑宏谋年轻时也是村委会干部,1975年被抽调到电影队,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当上放映员,是一队的队长。“当时公社选放映员,要的须是‘全才’,要会讲、会写、会画,因为放电影前除了要画海报进行宣传外,还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郑宏谋说,作为人才被抽调到电影队当放映员,当时他的心情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骄傲
放映员就像明星村民都盼着他们来
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宣传工具,电影放映前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必须放一部甘蔗种植、水稻种植等类型的科教片。此外,放映员还会配合政策制做幻灯片,在正式放映电影前播放宣传。
虽然电影放映工作很辛苦,但放映员们从无怨言。“一想到能把精神食粮带给大家,我就觉得特别值。”郑宏谋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盼着村里能够三天两头就放上一场。”在郑宏谋的记忆中,那时龙塘电影队的一队和二队是负责流动放映电影的,放映员就像明星一样,每个村子的村民都盼着他们来。
每次放映前一天,郑宏谋都会画好电影宣传海报,到村里张贴。放映当天傍晚,村民们匆匆吃了晚饭便扛上凳子或抱着草席赶到戏场占座。“有时候两个大队同天要放同一部电影时,因为胶片只有一套,所以需要‘走片’,就是这个大队放完一个胶片,就赶紧送到另一个大队去。”郑宏谋说。
“活历史”
见证胶片电影的辉煌 戏院17年电影票房总收入达176万
作为老放映员,郑宏谋和杜邦先见证了露天电影及龙塘戏院的辉煌。杜邦先找出一本发黄的登记本,翻开了龙塘戏院的辉煌历史。
当时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单调,1976年戏院建成后,看电影是大众唯一的选择,几乎每场电影都会满座。电影票价的变化也见证了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76年,电影票价才一角钱,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涨到两角、三角、五角、一元、两元。
杜邦先说,龙塘戏院分前、中、后和二楼座位区,可同时容纳1300人。杜邦先随便翻开一页,上面记录着1977年4月5日晚,戏院放了一场黑白故事片《朝阳沟》,票价是一角钱,该场电影票房收入为130元,也就是说当时的戏院座无虚席。据统计,1979年至1996年,龙塘戏院共放映电影8917场,平均每年放映500多场,其中高峰期为1986、1987、1989年这三年,每年放映600多场。这17年中,戏院电影票房总收入达176万元,业绩足以傲视海南各乡镇电影院。1980年,龙塘戏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电影院。
说到上个世纪最火爆的电影之一,估计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少林寺》。杜邦先介绍,上世纪80年代,龙塘戏院上映该片时,平均每天要放8场,其中白天放6场,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放映,一直到下午4点多;晚上再放2到3场,“一场接一场,每次座位都是满的,过道也坐着人。而一队、二队到各村露天放映电影时,观众也是人山人海。”
在杜邦先的记忆中,除了《少林寺》,《地雷战》《地道战》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再后来,到1998年,当时电影史上最卖座的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也几乎让观众挤爆龙塘戏院。
衰落
3个电影队合并为一个放映员陆续改行
每次放露天电影,昔日时光也犹如老电影一样,伴随着“哒哒哒”的马达声,在郑宏谋的脑海中回放着。当了40多年放映员,郑宏谋对胶片电影的没落耿耿于怀。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VCD、卡拉OK等各种娱乐方式的兴起,胶片电影慢慢走向衰落;2000年,放映员不再领工资;3年前,他们开始领取政府补贴。郑宏谋说,2006年,龙塘戏院变成危房后,便停止放映电影。后来,3个电影队合并为一个队,不再在戏院放映电影,只在各村流动放映。再后来,放映员陆续改行,有的去帮人打井,有的到海口开出租车,电影队最后只剩下郑宏谋和杜邦先。
多年以前,电影放映都用上了数字放映机,但郑宏谋和杜邦先仍坚持使用胶片放映机,多年的合作使他们在工作中默契十足。因为35毫米的胶片每卷只有10分钟,一部电影一般有10卷左右胶片,因此放映时一人得紧盯机器,另一人则抓紧将放完的胶片用倒片机倒回来放好,同时处理音箱线脱落等突发事情,忙碌得很。
不放弃
只要露天电影还有一点“人气”就会坚持放下去
如今,胶片电影正随着老一辈放映员的老去而慢慢消失。郑宏谋告诉记者,16毫米的胶片早已淘汰,35毫米放映机已经用了很多年,胶片也在慢慢减少,他们两个人的电影队只有几部电影胶片,每次放映时,他们会租车到龙桥或东营等地跟原先的电影队交换片源,或者到海口一家电影院线公司租。
“现在城里放映的都是数字电影,胶片也不好租了。”郑宏谋说,今年来他们一共放了20场电影,平时放一部电影,包场费用是300多元,除去成本,放一场电影每个人只有80元左右的收入。
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开展送电影下乡的活动,露天电影又在农村重现,不过,放映的都是数字电影。
胶片电影不再受欢迎并不等于其完全退出了市场。在龙塘及周边乡镇,一些村民家有结婚、升学、入宅、参军等喜事时,都会请郑宏谋和杜邦先去放电影。此外,当地村民办“公期”时,他们也会放上几场电影。“下个月15日是文礼村的‘公期’,已经有3名村民各预定了一场电影,那天晚上我们要连放3场。”郑宏谋说。
“40多年了,我们对胶片电影充满了感情,有人劝我们该养老了,不要再走村串户放电影,但我们就是舍不得、放不下。”郑宏谋和杜邦先表示,只要龙塘的露天电影市场还有一点“人气”,只要还有人请,即使只有寥寥几个观众,他们也会坚持放下去,不会散场,“直到我们放不动为止。”
相关链接:
北京国际电影节推介会在华沙举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