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德令哈10月24日电(孙睿)中国牦牛暨柴达木福牛产业发展大会24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召开,期间,来自全国六省市的12位专家学者以现场观摩和论坛交流形式共同商讨中国牦牛产业化发展思路,为柴达木福牛产业化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中国是牦牛的主产国,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而青海省是中国牦牛优势产区,牦牛存栏数位居全国第一,海西州作为传统牦牛养殖区,近年来牦牛产业化发展迅猛,并依托牦牛等良种资源,成功开发出商品肉牛——柴达木福牛,有效促进了牦牛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有智介绍,柴达木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草原广袤、牧草营养丰富,高原特有的微生物群落富集,为牛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特殊条件。近年来海西州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研究规划,注重安全测定,选育优良品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目前全州共存栏牦牛11万头,年出栏量达到5万头左右,实现单一产值近2亿元。
“青海是全国最大的牦牛生产基地,青海牦牛资源量近50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民富其实的‘世界牦牛之都’。”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说,柴达木福牛是海西州利用当地牦牛、黄牛以及安格斯等优良肉牛资源,应用牦牛远缘杂交技术生产的、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商品肉牛,创建了产品融合发展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海西州州长孟海表示,柴达木福牛作为海西现代生态循环农牧业的核心,通过畜牧业、加工业、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基本形成了从源头生产到终端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建立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分工明确合理、利益联结紧密、运作有序高效的肉牛产业化生产管理机制,在探索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和海西州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出了新路子。(完)
相关链接:
青海东部农区开展秋季植树“大会战” 僧侣、学生齐上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