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星计划”让先心病患儿看到希望
重点为我省困难家庭提供救助,首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
10日27日上午,4岁的小姑娘莎莎吃了点东西之后在重症监护病房里睡得格外香甜。26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这个来自琼海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重获新生。此刻,她小小的心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平稳地为她瘦小的身体供应能量。
莎莎是海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携手开展的“海星计划”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公益活动的首例受益患儿。自10月13日“海星计划”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公益活动启动以来,已有近60名患儿报名,经过筛查,适合手术的孩子将在海口和上海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不用出岛就能实施心脏康复手术。
“海星计划”救助先心病患儿
10月27日上午,在“海星计划”公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项目发布会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的权威专家以及治疗团队,介绍首例受益患儿小莎莎的手术情况及其他患儿手术筹备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海星计划”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是由海南省妇幼保健院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同建立,旨在救助0岁~18岁之间,患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或简单法洛氏四联症等先心病患儿。项目通过引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为每位受助患儿提供的公益救助,实施开胸或介入手术,帮助患儿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水平。报名时间从今年的10月13日持续到12月31日,省内及周边地区0~18岁(含18岁)的小儿和儿童,符合医保或新农合政策且属于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需行开胸手术治疗者,经筛查,符合微创、介入治疗的先心患儿,可实行介入封堵等治疗的孩子均可报名。该项目将长期实施,重点为困难家庭提供救助。
先心病连续三年成出生缺陷首因
“孩子情况复杂,如果本地能够进行手术,我们就不用花钱到岛外去做手术了。”来自儋州的一对小夫妻带着1岁多的儿子来到医院等待筛查。孩子妈妈告诉记者,当初自己怀上了双胞胎,一家人高兴坏了,可到了怀孕的第6个月,却检查出肚子里有一个孩子心脏发育有缺陷,引产危险,加之她不忍扼杀健康孩子的生命,于是她坚持把两个孩子生了下来。孩子生下来情况比想象中严重,一家人只能到岛外就医。医生告知,需要等孩子到1岁以后进行手术。经过反复折腾,岛外就医的成本让一家人难以承担,现在有这样岛内就医的好机会,她立刻就报了名从儋州赶来,希望能够为孩子寻得一线生机。
在省内,这样先天性患儿不在少数。海南省三网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海南省总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115.69/万人,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居第一顺位,发生率28.73/万人,先天性心脏病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出生缺陷发生的首位原因,2016年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居第二位。在以往,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有条件进行岛外就医,很多困难家庭只能留在岛内等待合适的机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尤其是困难家庭的救助始终牵动人心。
培养海南本土医护团队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更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家庭得到帮助,让患儿家庭摆脱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手术由上海权威专家和省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专家将一对一指导省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通过这样手把手的指导,培养出一批能够服务海南本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护团队。
海南省卫计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称,希望海南省妇幼保健院通过上海专家团队的传帮带,加强小儿心胸外科建设和人才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海南省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提供良好服务,并且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和重点学科带头人引进、培训。同时,注重高危儿随访制度,对高危儿建档管理,定期随访,加强管理,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省保健院要完善跨省结算程序,建立异地就诊模式,为异地就诊儿童提供保障和便捷服务。
记者 李晶晶
(海口网10月30日讯)
相关链接:
海南启动“海星计划”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