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麦当劳在官方微博上称:“麦当劳的中国公司改名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啦。”一夜之间,“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网民纷纷把中外各大品牌改成了充满地方韵味、展现民间审美的“土”名字。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政治经济>

洋品牌为何纷纷变“土”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0-30 13:14
原标题:洋品牌为何纷纷变“土”了

  据媒体报道,日前,麦当劳在官方微博上称:“麦当劳的中国公司改名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啦。”一夜之间,“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网民纷纷把中外各大品牌改成了充满地方韵味、展现民间审美的“土”名字。

  麦当劳,曾被视为西式生活方式的象征,连接着“消费社会”“城市开放程度”“现代化标准式生产模式”等文化语境。而以麦当劳为代表的一批洋品牌,又深度勾连了中国的开放历程,甚至成了中国通往世界具有史料意义的注脚。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开业第一天门口排队的人群太过庞大,工作人员不得不打电话求助公安部门来维持秩序,后来甚至发展到有人在肯德基餐厅举行婚礼;1990年,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开业当日,深圳光华餐厅创下了当时全球麦当劳有史以来的单店单天营业额与顾客光临数的新纪录……

  如今几十年过去,又是怎样一幅场景?这些洋快餐,早就有了中国式的菜样,举行婚礼云云今日视之竟似沧海桑田般的笑谈,曾经“高大上”的洋快餐,甚至要饱受“垃圾食品”的挑剔。而麦当劳,在资本层面都已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麦当劳大陆和香港地区的业务已被中资公司收购。麦当劳改名“金拱门”,也变成了一场文化事件,标志着它一路从“洋”变“土”,实现了文化内涵、价值层面与本土接轨。或者说,中国韵味,已经参与了世界文化语境的构建。

  追溯这一切的源头,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文化景观的重塑,是在改革进程和开放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一批洋品牌的引入,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传入了经营模式、开放理念、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现代化生产模式的经验,并被本土品牌所借鉴;同时,随着更具文化亲近感的本土品牌的崛起,洋品牌在竞争过程中只能不断本土化,来达到文化理念上的相互接纳。因此,保持着开放的趋势不变,更多洋品牌变“土”,实在是可以预期的大概率事件。洋品牌变“土”,是在中国人“开了眼界”的前提下实现的。

  对于洋品牌的形象变化,不能简单理解为西式话语与中国表达哪一方占据上风,这其实是在开放的过程中实现的文化互鉴。国际家居品牌宜家日前推出了一则电视广告,用了非常“市井化”的表达手法,其中有“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别叫妈”的广告词,遭遇广泛批评,最终广告被撤下。或许在设计方看来,“催婚”是具有本土意味的文化语境,是对中国消费者的迎合,但这一文化景观在近年来个人权益、婚姻自主高涨的社会氛围里饱受批判。这一本土化的失败案例说明,中国社会开放至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认知并不是孤岛,相反,早已与一些共识性认知合流,并在日益走向进步。洋品牌的本土化尝试,如果脱离了共识性认知,未必就能屡试不爽。

  无论是洋品牌走进来,还是中国品牌走出去,其实都是开放的一体两面,让别人走得进来,自己才能走得出去。通过历史经验不难推知,这两者,无论如何都不会在封闭的环境下实现。当年在麦当劳门口排队的人们,或许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它会变成“金拱门”。一场场不可思议,在开放的历史潮流里,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作者:王子墨)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子墨] [编辑:冯韦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