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星族”低龄化或影响学习和生活
建议学生理性“追星” 家校共同引导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影视剧、综艺节目收视群体逐步低龄化,当大多数学生选取演艺界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并为之疯狂痴迷时,他们俨然成了“追星族”。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一项课题名为“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孩子最崇拜的偶像是文艺体育明星,而把科学家或自己的父母、老师作为偶像的孩子仅为2.3%。
近日,记者走访了海口几所学校,采访了学生、家长和老师对于追星趋于低龄化的看法和态度。
学生:偶像选择偏重颜值和才艺
记者走访了海口市多所中小学,在随机的访问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偶像是影视明星,且低年级学生追星的痴迷程度不亚于高年级。
在海口市某小学的门口,小卖部里张挂着各类明星的海报、贴纸和纪念册,一到放学时间,学生们就把小卖部围得水泄不通。小卖部老板表示,明星海报是店里最畅销的产品,十分受学生欢迎。
“我喜欢TFboys,他们的歌很好听!”“我喜欢angelababy,她很漂亮!”……记者在校门口询问孩子喜欢的偶像时,他们七嘴八舌地抢答着。在问及原因时,大家表述不一,但集中在颜值与才艺的结合上。
“我喜欢周杰伦,歌词很多都有古典诗词。”在上初一的王攀(化名,下同)告诉记者,“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要是我没有,显得跟不上时代。至于像大人们所说的要影响学习,我不觉得会这样。”
家长:半数理解孩子“追星”
家长们对于孩子追星又是如何看待?记者对20位小学至高中的孩子家长进行了调查。
家住海甸岛的胡先生,女儿佳佳今年15岁,房间里到处都是鹿晗的巨幅海报。为了让女儿减少对娱乐明星的追捧,胡先生之前还整理出一些科学家以及一些知名人物的奋斗故事,但女儿并不为之所动,并说:“科学家都需要很高的水平,明星相对好当一些,又赚钱!”为此,胡先生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和女儿沟通。
赵女士在海口一家银行上班,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欣欣特别喜欢TFboys。如今,很多娱乐明星有负面消息,担心孩子会受影响,赵女士特意收集了一些关于TFboys的正面新闻念给女儿听,此举并不是反对女儿追星,而是要给孩子灌输娱乐明星背后努力付出的故事。
在接受采访的20位家长中,两成家长表示不知道孩子的偶像是谁,五成家长理解孩子对于偶像的喜爱,三成家长则明确反对孩子的追星行为。
老师:需家校积极引导
对于学生的追星行为,海口市第七中学的语文老师詹菁表示,一些明星的坎坷经历和多才多艺,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孩子们“追星”,家长与学校的积极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
海口市滨海九小德育处主任孙傲认为,粗暴地阻止孩子们追星,只会事倍功半。家长可以尝试着陪孩子一起看,多去了解娱乐明星正能量的一面,让孩子们意识到成为娱乐明星也是需要奋斗和努力的。
“追星”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榜样学习,另一方面过分的“追星”则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学生理性的“追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引导,把握适量的度,选择优质的偶像作为榜样,理智“追星”,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记者 刘晓惠
(海口网11月1日讯)
相关链接:
防止片面追星、遏制天价片酬 听听专家怎么说
全运追星族不再拿“金牌”当唯一标准
《极致追击》许魏洲追星奥兰多 昆凌感恩任达华
全运观赛如追星 评:借“明星效应”优化办赛模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