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女无家人认领在医院住6年
省救助站今年共接收4000余流浪乞讨人员,部分身份信息不详无人认领-救助站工作人员:公安民政两个系统若能联网,将事半功倍
吴挺强上传寻人启事
吴挺强通过微信找人
10月25日,一名来自广东的10岁男童在海口街头流浪,被辖区派出所民警发现后送往省救助站,工作人员联系到家长并将男童送回;9月5日一位八旬阿婆迷路被民警发现,10天后儿子在救助站将母亲接回家。
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人忽然从亲人的视线中消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警方称这个群体为“走失人口”,而民间则称之为“失踪者”。
失踪人口信息库和救助人员信息库分属公安和民政两个系统。两个并列的集合常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同步共享。即使偶有交集,也是救助站与当地公安携手努力的结果。
这种“两个圈子”不兼容的瓶颈正在一步步打破。
记者张野 吴兴 实习生 金浩田 文/图
她6年前被民警救助家人至今未出现
今年以来,省救助站共接收流浪乞讨人员4000余人,在各方努力下,这些人大部分都能与家人团圆。
2011年2月,派出所民警在路边发现一名60多岁的女子,随后该女子被送到了救助站,6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家人来认领她。“刚送来的时候,她已经流浪很长时间了,身上都长了虱子。”省救助站医务室负责人王健说,该女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因为其言语不清,工作人员询问不出任何身份信息,只能把她先送往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女子病情逐渐好转,能够回忆起一些事情。
“刚开始,她说自己叫林妹,家在定安,经过查找,我们在定安查不到这个人,后来她又说自己叫林尤妹,还说出了丈夫的名字,但是经过查找,我们还是没有找到她的家人。”王健说,随后,救助站将该女子安置在了安宁医院。
现在,该女子还住在安宁医院,而像她一样长期由救助站安置无人认领的目前有40多人,其中5人是2011年被收留的,至今没找到家人。“一般这种流浪人员大多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核实身份信息,也没有办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所以很难寻找。”王健说。
深圳男孩海口走失
救助人员送他回家
有的流浪人员找不到亲人,而有的流浪人员找到了亲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亲人没法前来认领,只能由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他们送回去。
10月27日上午9时许,省救助站救助管理科业务管理员吴挺强乘坐最早一班航班从广州飞回海口,刚刚完成送人的任务后的他显得很疲惫。
10月23日,一名10岁的小男孩出现在了省救助站,该男孩是海口博爱派出所送来的,民警介绍,他们在街上看到这个孩子,男孩说自己的家在广东,独自一人跟着一名成年男子来到海口后与该男子走失。
男孩说,爸爸在深圳打工,吴挺强马上联系到了孩子的父亲,“我们让他来把孩子接走,我们报销往返路费,但是孩子的父亲不愿意,我们只能把孩子给他送回去。”
10月25日,吴挺强将孩子送到了深圳,交给了孩子的父亲。
记者注意到,省救助站的墙上贴着一张送人值班表,每个工作人员几乎都有送人出岛的经历,最远的送到了哈尔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省救助站共护送受助人员返乡98次,其中省外护送86次。工作人员陈志润告诉记者,救助站的流浪人员中,省外的占60%。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