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斋戏 丰富民间音乐宝库
成为联络海外琼籍华侨的精神纽带
海南斋戏成为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李汉仁 摄
记者 吴雨倩
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大约明代已产生,融会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成为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之一。
说起海南斋戏的历史,海南斋戏市级传承人王云光娓娓道来,在佛教、道教传入的影响下,宋代海南时兴建庙宇,并时常举办庙会祭祀活动。清代,海南的寺庙很多,仅海口就有近百座,各类寺庙都有约定俗成的庙会,公期必演斋戏。民国时期,海南斋戏达到鼎盛。
王云光介绍,海南斋戏平常演出的剧目,大多数都是明清时期,老艺人流传下来的百余个经典剧目,内容包括祭祀斋文、历史传奇、仙人神话等。起初,海南斋戏因民间做斋需要应运而生,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象,表达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广大人群祈福禳灾、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庙会活动。然而,在解放后,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现今对斋戏感兴趣并精通斋戏文化的老艺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研习海南斋戏已经30余年了,对斋戏非常热爱,感情很深。现今所在的遵谭斋戏团,包含演员、乐手近20人。但为半职业性质,空闲时集中排练,斋事活动时应邀演出,平时则自娱自乐。” 王云光说。
2011年,海南斋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在遵谭镇东谭村建立的海南斋戏传习所为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教学培训、展示交流提供了重要场所。
王云光表示,海南斋戏是古代祭祀活动和我国早期戏曲杂剧在海南传播的活化石,它承载着大量的原始戏曲和民俗活动的事象,在戏曲历史和民俗学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此外,海南斋戏还保留了海南许多原生态的文化艺术。明清时期的许多传说故事、剧目、乐曲、杂技、工艺都以斋戏为载体传承了下来,并对后来文化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海南最大剧种琼剧就是从斋戏脱胎出来的,海南人看琼剧还说‘看斋’,这所谓的‘斋’就是海南斋戏。斋戏音乐丰富了海南民间音乐的宝库,保护斋戏,对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有重要作用。”王云光说。
“开办海南斋戏培训班、组织举办斋戏节,邀请我市多组斋戏团切磋技艺,鼓励新一代的年轻人踊跃参与。海南斋戏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市非遗项目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符律雄表示,海南斋戏是联络海外琼籍华侨的精神纽带,凡聚居有琼籍华侨的地方都建有海南人民历代祭祀对象的寺庙,如天后庙、关帝庙、水尾圣娘庙等。在“公期”期间,庙会都会请斋戏班去演出,侨居海外的琼籍华侨也纷纷回乡寻根问祖。
小资料
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随着外来戏曲剧种的传入,祭祀仪式吸收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营养,发展成为斋戏,大约明代已产生,至今已有400年以上。海南斋戏在剧目内容、斋乐、表演特点都有我国早期戏曲的特征。
相关链接:
海口再添专业音乐厅 海图音乐厅11月5日正式启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