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党”旁边还站着一群节制派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双11”购物节提前3周就拉开了预热的帷幕,不少人早早开始磨拳擦掌、“积草屯粮”。
2016年“双11”中,全网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年轻人是贡献这惊人数据的主力军,25~29岁人群的贡献值超过了三分之一。
透支派:透支就像只付首付买房子一样
距离2017年“双11”还有一周,任婧的购物车里已经添加了超过2000元的商品,大都是衣服和化妆品。对于这个参加工作刚一年的姑娘来说,2000元接近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有时会想,是不是没有必要花这个钱,其实很多东西也不是那么想买。”24岁的任婧总是在惆怅钱不够花,但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因为“收到快递就会很开心”。
生活在一线城市,任婧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饭等必要的支出,剩下的基本都花在购物上,每个月没有积蓄。在她看来,消费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开心。
不久前,任婧刚刚用信用卡为拍摄一套花费4000元的写真照付了账,“想给自己的24岁留下纪念”。她给这笔账单做了分期,需要用6个月还完。虽然偶尔存在透支,但她的原则是不过度消费,“我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但是没钱了就不花了”。
张方方拥有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大学实习时因工作需要办的。而这张卡真正起作用,是她工作以后。“挣的工资少,又想‘买买买’”。
因为热衷于购物和美食,她每个月发工资后,“先还信用卡和外债”。有时会出现还不上的情况,只能求助于朋友。最近买的一个奢侈品包袋,让她增加了几万元的债务,成了不折不扣的“包奴”。
“这就和只付首付买房子一样,我先付一部分钱,后面再慢慢还上也是可以的。”据张方方描述,自己身边的大多数年轻朋友都是这种消费模式。她承认自己现在的消费方式,多少受到了朋友们的影响。
不过,张方方多次强调,在购买一件奢侈品前,绝对会预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自己的还款能力。她理想中的消费方式,就是每个月刷的信用卡和欠的外债,第二个月可以还上,“最好还能有剩余的钱”。
节俭派:钱花太多,就像心里有块东西被挖掉了
与很多年轻女孩“月光”的状态不同,在北京一家杂志工作的安玲,每月减去必要的支出,还能有些存款。她从不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东西,至今未办过信用卡。
“买一件500块钱以上的衣服,就会反复考虑它的性价比:我买了它能穿多久,这件衣服是不是经典款……”安玲用“克制”来形容自己的消费观。但是,“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的愚蠢和虚荣埋单的时候”,碰到合适的衣服,她也会忍不住多买几件。
她无法认同一味“买买买”的消费方式。在她看来,消费一定要量力而行,“物质欲望是没有尽头的”。
“存款让我有安全感”,这是傅尧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朋友眼中,傅尧日常消费十分节俭。这个与众不同的90后姑娘,很少在外吃饭,能自己做饭就不会叫外卖,也不会因为打折而去买一些不需要的生活用品。
“有时候觉得衣服太贵了,心里算一算可以吃好几顿,就不买了。”傅尧说,“钱花太多,会让我感觉好像心里有一块东西被挖掉了。”
当被问到省下钱来做什么的时候,傅尧表示 “在喜欢的事情上就不会节约”。她喜欢旅游,今年已经3次出游。而旅游期间,她会过得相对“奢侈”:“吃饭要去老字号,该吃的一个不能少,当地特色的东西一定要体验。”在她看来,钱一定要用在关键的地方。
不管怎样,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人,对于消费的主张更加开放和多元。社交媒体“知乎”上,“消费观”这个话题有超过180万人关注。
(文中任婧、安玲、傅尧、张方方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双11网购诉讼陡增价格欺诈最多 法官提醒保持理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