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彪
又到一年“双十一”,不少商家赶在这一天,以极低价格推出“秒杀”商品。与此同时,“剁手族”也设置好闹钟,希望在“双十一”当天,能够“秒下”购物车里的存货。一边要抢货,一边要清货,一种新的职业悄然走热。记者注意到,在电商网站、QQ群等平台,出现一种以助人拍下秒杀商品的“代秒”业务。买家提前将需要抢拍的商品及链接准备好,之后向卖家提供购物账号和密码即可,价格通常在10至20元之间。(11月11日《新京报》)
对消费者而言,商家以极低价格推出的“秒杀”商品确实诱人。正因为商品价格低廉,抢购的人多,消费者能抢到的几率也自然极少。由此,“代秒”业务应运而生。
“代秒”业务的基本流程是:消费者将“秒杀”商品的链接发给“代秒族”,提供购物帐号和密码并支付代秒费,然后“代秒族”在规定时间参与秒杀,消费者查询购买商品确认是否“秒杀”成功。
如“秒杀”失败,“代秒族”便全额退款。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双赢”的买卖,尽管“代秒族”并不承诺每件商品都能抢到,但比消费者“秒杀”成功的几率肯定大多得,以至于有消费者评价“1秒就抢上,简直太牛了”,进而助推了“代秒杀”走热。
“代秒”业务的出现,确实帮一些“剁手党”解除了烦恼,但许多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其潜在的风险。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目前网购账号都已实现实名制注册,而实名制账号本身是一种身份的代表,是个人身份的认证,将购物帐号、登录密码等交由线上商家,具有较大风险。
从法律上讲,代消费者“秒杀”是一种代理行为,其有义务为用户信息保密,但谁能保证“代秒”商家不会将用户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事实上,现实中这种案例并不鲜见。
同时还应看到,这种“代秒”业务与商家“秒杀”促销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为商家营销的一种手段,“秒杀”本身是为商品积攒人气,付出了一定成本,但“代秒杀”通过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抢拍,不仅属于一种作弊行为,也破坏了交易活动的公平,更挤占了消费者的机会。尽管法律上没有相关禁止性规定,“代拍族”也暂时没有法律风险,但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以消费者的安全风险为代价?一旦出现信息泄露,消费者维权将面临举证难问题。
因此,对于“代秒杀”走热,专家提醒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监管,为消费者信息安全保驾护航。消费者更应摆正心态,不盲目追捧,尤其要袪除“秒杀”心态,坚持理性消费,毕竟相比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风险,寻求“代秒”或得不偿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