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瓷土,抟造出婀娜多姿的精致美器;青蓝钴色,描画出醉人心神的清雅纹饰。千年窑火,映照出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幽兰青韵,循着片片帆影遍及亚非欧各地。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各地馆藏青花瓷相约海南联展 千年青花魔力绽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1-13 12:43

省博物馆青花瓷展览现场。

清代青花梵文瓷盘。

  各地馆藏青花瓷相约海南联展

  科技让千年青花魔力绽放

  展陈菁华

  海南省博物馆特约

  文海南日报记者王玉洁 图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一抔瓷土,抟造出婀娜多姿的精致美器;青蓝钴色,描画出醉人心神的清雅纹饰。千年窑火,映照出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幽兰青韵,循着片片帆影遍及亚非欧各地。

  近日,省博物馆迎来了大家熟知的朋友——青花瓷。今年11月5日至2018年1月31日,“一带一路”科技文化展之“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将在省博物馆展出。

  展览最大的特点是以全景解读为理念,以跨时空发展为主线,以科技诠释为特色,运用科技手段多角度诠释青花瓷的发展脉络、艺术鉴赏、文化内涵、制瓷工艺、科学鉴定方法等。

  此次展览遴选了70余件从唐代至近现代的青花瓷代表文物,它们分别来自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

  在省博物馆一层的1号展厅,观众可以全方位欣赏这70余件(套)反映青花瓷技术、文化、艺术特征的馆藏代表文物,通过多种AR技术与青花瓷来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互动,速览400多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瓷图片,触碰科技与艺术相撞迸发出的新生机,领略科学、艺术与文化交融的诗篇。

  一展读懂青花瓷

  不同于以往或以民间艺术交流为主,或以表现某一类文物鼎盛时期为主的展览,这场以青花瓷为主角的展览兼备了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克伦给出了看展攻略,他说这次展览并不是以表现文物为主,而是以文物来解释青花瓷发展的科技史,“此次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要配合展览主题,不能单纯以文物的‘好’来作为遴选标准,主要是以科技为线,普及青花瓷发展历史。”

  省博物馆陈列部助理馆员张雅千介绍,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和交流是展览的一条脉络,通过聚焦青花瓷诞生、成长、繁荣与复兴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他们希望通过该展再现昔日陶瓷之路的辉煌,反映当下“一带一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的历史渊源。

  走进被幽兰青韵包裹着的展览大厅,环绕一周,你会发现,该展主要围绕“蓝白之间——青花瓷的制作技术”“朴拙大器——青花瓷的第一个高峰”“四海传誉——青花瓷的普及与对外交流”“盛世雅韵——青花瓷的集大成时期”“国瓷复兴——青花瓷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复兴”“玲珑奇秀——青花瓷的复合装饰”“追根溯源——青花瓷的综合断源与断代技术”等版块再现了青花瓷的诞生、成长、繁荣和复兴的传奇。

  起源于中国的青花瓷滥觞于唐、成熟于元,明清时期成为集大成者,是世界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随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青花瓷自十四世纪以来便由“海上丝路”远销东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国家,成为风靡全球的东方美器,是“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古雅朴拙的唐青花瓷片诉说着青花源起的故事;恢弘大气的元代青花揭示了青花技艺的高峰;玲珑奇秀的明清青花彰显着鼎盛时期的风范;西亚风格的青花瓷器反映着文化交融的强烈印记;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外销青花瓷精品则昭示着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细细观看了这场展的海南省文博系统文物鉴定专家张建平很兴奋,他认为,接触到这么多博物馆收藏文物,对海南收藏家来说是一件幸事,“鉴赏民间藏品后,对青花瓷来一次系统、科学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大众对青花瓷的认识,一场集中展示的综合性馆藏文物给藏家们带来的震撼和提升,是听讲座、阅读无法媲美的。”

明代宣德青花扁壶。

  青花瓷的“科技范儿”

  你想知道为什么流传千年的青花瓷青花纹路依然细致、清晰么?你想知道为什么有些青花瓷上的人物眉眼清晰?在这场青花瓷展中,充满好奇心的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想要满足大众的“十万个为什么”,严谨专业的研究式回答是最好的。专家们解释,生成和影响青花色态的有三大因素,分别为钴料着色(钴、铁、锰)含量、三氧化二铝含量以及烧成的温度与气氛。

  为什么青花瓷可以呈蓝色?青花瓷制作过程中,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悄然发生:青花瓷原料是钴矿,青花料在釉下着蓝色,主要是因为当瓷坯达到烧成温度时,釉融化了,色料便会因此被局部或全部熔融,当氧化钴进入釉中,便可以形成蓝色的钴玻璃相。

  文物的珍贵之处在于融于其身的历史。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是世界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什么明代中后期青花瓷纹路细致清晰?这和青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有关,明代前期青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常低于18%至20%,这种情况下青花易流散,常发生“晕青”的情况。而到了明代中后期,青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高于18%至20%,色料便不易流散,制作出来的青花纹路细致、清晰,人物眉发不易失真。

  都说诠释科技内涵是该展览的最大亮点,此话怎讲?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28年,传统制瓷技艺失传,陶瓷工业极度萧条,中央研究院工程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前身)建立中央陶瓷实验室,开创了古陶瓷科技研究的先河,运用科技手段对历代古陶瓷精品进行化学分析和科学研究,对恢复国瓷精华、重振民族瓷业作出宝贵贡献,这才有了足以支撑展览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基础。

  “与传统的‘眼学鉴定’不同,‘科学鉴定’利用多种无损或微损分析手段定量提取陶瓷的化学组成、年代、器型结构、颜色、纹饰等多元信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直接或者间接判定古陶瓷的烧造窑口及时代。”张建平告诉记者,“眼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也是未来古陶瓷断源断代的发展方向。

  另外,展览诉说古瓷文化和故事的科技手段极具未来感。张雅千介绍,该展览以实物展示为主,辅以精细的实拍视频,展示真实的科学研究记录,生动地还原了流传千年的制瓷工艺,“我们用增强现实技术(AR)反映中国青花瓷循着古代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各地的贸易与交流之路,以丝绸之路上重要港口、贸易国、沉船和遗址等为媒介,带领观众一起探寻青花瓷外销的盛况。”

  最受观众喜爱的当属6米长的“青花大观”魔墙、寻找画作中青花瓷的互动游戏、创作一件你喜欢的青花瓷互动游戏等,海量的青花瓷图文信息、多样的分类及滚动模式、便捷的检索及互动界面,都能收获有趣、震撼的感官体验。

  青花瓷的“国际范儿”

  唐、宋时期中国陶瓷远销海外后,陶瓷制作技术也开始进行国际化的交流。元朝时,青花瓷已经沿着丝绸之路销往西亚各地,在西亚的伊拉克、伊朗等地烧制的白釉蓝彩陶器上,其装饰纹样开始出现富有中国情调的云龙、花鸟、山水、楼阁等题材。17世纪,大量青花瓷乘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被运往欧洲,风靡了整个欧洲,青花瓷逐渐从奢侈品过渡为日用品,成为当时欧洲家庭中的普遍装饰品,亦成为西方画家笔下最亲切的常客……

  郑和下西洋,使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进一步打开,青花瓷大量烧制的空间和动力空前提升,在装饰内容和纹样上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印记。据记载,来自日本的五良太浦,明代来到中国,在景德镇学艺三年,学成后回国,并把青花烧制技艺带到日本。五良太浦造的瓷器装饰题材虽多为中国传统的图案,可又迎合了日本人的审美趣味。

  窑火凝练的青蓝翠影,沿着“一带一路”上盛放着青出于蓝的中国青花。

  此次展出的清乾隆青花帆船图花口盘就是外销瓷中的精品。该盘既有“连生贵子”的中式纹样,又有“中西结合”的三桅帆船,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真实地反映古代航海和瓷器贸易历史,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一件造型宛若鱼形的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十分独特,极具西方韵味的造型让观众啧啧称奇。陈克伦讲解说,这是一件上海博物馆提供的清代康熙时期文物,有两个口的油醋瓶可以同时存放两种液体,通常用来盛放橄榄油,是西方人佐餐调味的用器,“应当是中国工匠根据西方订单仿照烧造的。”

  对于中西方瓷器制作技艺的交流,《景德镇陶录》亦有记载:“洋器,专售洋者……式样奇巧,岁无定样。”也就是说,这些西洋的式样和装饰为古老的中国陶瓷注入了新的活力。

  瓷器易碎,在对外贸易中,古人用什么方法保证瓷器不破碎呢?当时的景德镇瓷器,主要用纸或草扎后,再装入木桶或竹篾中。外销的瓷器通常采用套装的包装形式,将小器物装入大罐内,以达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此外,陆路装运时还会在瓷器内放入豆麦和泥土并洒水,豆麦发芽后缠绕着瓷器不断生长,等于是给整捆瓷器进行了加固。

清代乾隆时期青花帆船图花口盘。

清代康熙时期青花果树纹油醋瓶。

  各地馆藏青花瓷相约海南

  海南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黄金航道的交通枢纽,发现了“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等重要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承载了海洋、贸易、人文交流的悠久历史。

  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等多家单位此次横跨千里终牵手,只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再现昔日陶瓷之路的辉煌。

  海南省博物馆此次展出25件(套),其中青花福禄寿三仙盘、青花缠枝花卉玉壶春瓶、青花缠枝花卉纹盘口瓷瓶、青花山水纹长方瓷盘均为清代时期的青花瓷。清代的青花瓷制作技艺已十分纯熟,这些器物造型都独特,纹饰描绘精细,构图疏密得当,青花发色淡雅,其中青花缠枝花卉玉壶春瓶高近46厘米,造型十分精美。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了青花云龙纹盖罐、青花扁壶、青花海水矾红龙纹碗、青花阿拉伯文盖盒等25件(套)元明时期的文物,反映了该时期青花瓷制作工艺的发展及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

  上海博物馆提供的23件(套)元明清时期历朝器型纹饰多样,涵盖罐、瓶、尊、碗、盘、笔筒等主流器物,既有象征皇家气象的龙凤纹,亦有清新淡雅的山水、花鸟、人物主题,还有中西合璧的装饰纹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借展的青花水盂与青花釉里红梅花纹瓶,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们探索古陶瓷科技研究、恢复传统制瓷工艺之路的代表器物。

  为进一步提升展览展示效果,丰富观众参观体验,本次展览设计了一系列配套教育、文创产品展销活动,策划了纸上青花、笔下生花、陶瓷工坊等多样化的衍生教育项目,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在动手过程中走近青花瓷,了解其制作工艺与纹饰演变,感受东方美器的韵味。

明代万历青花龙凤纹笔船。

元代涩胎青花云龙纹砚盒。

来自俄罗斯的海南大学留学生卡佳在互动区体验。

  花样玩转青花瓷

  文海南日报记者王玉洁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伴着一曲悠然的《青花瓷》,踩着轻松的步调,去省博物馆赴一场青花瓷的约吧。

  11月12日上午,省博物馆一楼的艺术馆瓷工坊,孩子们先用陶瓷笔在已经上了釉的白色瓷盘上绘画,就在水墨的浓淡晕染间,蓝色画笔和白盘子间流淌出了一抹素雅的美。勾勒出了想要的图案纹饰,再给瓷盘罩上一层透明釉,放进微波炉中烘烤,不一会,一个青花瓷盘就诞生了!

  孩子们正在进行的体验是省博物馆策划的“笔下生花”青花瓷制作体验活动,这个周末,共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们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在热缩片上勾勒出自己想要的青花瓷纹饰,有的则专注于体验“捏泥”这一古瓷器制作过程,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瓷工坊”制瓷体验活动,为了配合“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展,省博物馆还特别推出了“青花瓷中有故事”讲座、“青出于蓝”少儿社教活动,包括矿物绘花、玩转青花DIY等各类活动,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观众创新设置多样活动,寓教于乐,期待大家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与青花瓷进行特别的交流,拉近他们与青花瓷间的距离,加深他们对青花瓷的了解,领略我国传统的青花瓷之美。

  这边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那边展厅内依旧有络绎不绝的观众,一动一静间,古瓷器的展示更为全面。展厅内采用了立体投影融合触屏互动技术,被科技元素吸引的观众也饶有兴致地创作起了一件属于自己的“数码青花瓷”。一面“青花大观”魔墙更是吸引不少观众的驻足。这面“魔墙”展示了来自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馆藏的400余件青花瓷的照片,可同时供多人查询、展示。

  这面墙还会根据瓷器的年代、器形等不断滚动展示各种青花瓷的图片,并自动推荐最受欢迎的图片,观众一旦点击了感兴趣的青花瓷照片,图像将变大弹出,显示更多的图文信息,例如名称、详细信息、年代、尺寸、来源等。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手写输入的方式搜索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为喜欢的瓷器图片点赞、下载、查阅同类信息。

 

相关链接:

“青出于蓝”特展海口开幕 50件青花瓷省博展出
50件青花瓷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青出于蓝”青花瓷特展海口开幕 市民体验活动丰富
海南省博青花瓷特展11月5日展出 AR技术提供互动
“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11月5日起在省博物馆展出

 

相关链接:
“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11月5日起在省博物馆展出
海南省博青花瓷特展11月5日展出 AR技术提供互动
“青出于蓝”青花瓷特展海口开幕 市民体验活动丰富
50件青花瓷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青出于蓝”特展海口开幕 50件青花瓷省博展出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玉洁] [编辑:金慧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