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临夏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临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全州近80%的人口在农村,三分之二的耕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我们在实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适宜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粮改饲工作,在全州引发了一场旱作农业的新变革。
促进农业调结构 农民稳增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临夏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付出了艰苦努力。2005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新技术,有效破解了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粮播面积迅速扩大,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近年来,破解“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难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更加严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按照党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我州实际,加快粮改饲步伐,创新推广以玉米全贮、青贮、黄贮等为主的新技术,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果。
——粮改饲的推广,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以来,全州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4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2%,玉米产量达到5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2.4%。当前,玉米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我州玉米种植面积过大,一方面导致种植效益降低,影响群众收入和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秸秆大量堆积,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农村环境。同时,随着我州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玉米秸秆不能有效利用和优质饲草料不足并存的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在全州大力推广粮改饲技术,通过调整籽实玉米和饲草玉米的种植比例,对玉米进行全贮、青贮或黄贮,良种良法综合配套使用,把产量过剩的玉米籽实和废弃无用的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饲草,既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又解决了畜牧养殖饲草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种养关系的合理调整和动态平衡。从今年9月开始,临夏市对所有玉米进行了粮改饲,实现青贮或黄贮100%;广河县八羊沟流域24个村、广通河流域41个村种植的玉米全部粮改饲,目前全贮或青贮25万吨,黄贮正在进行中,带动新建规模养殖场26家,新增规模养殖户160多户,新增牛存栏2100多头、羊存栏5000多只。
——粮改饲的推广,有力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据农业部2016年对部分试点地区的一项调查,粮改饲为农民亩均增收348.3元。从我州实际来看,种植1亩籽实玉米,农户实际收入约900元;种植1亩饲料玉米,农户实际收入约1300元,每亩增收400元左右。如果用这些饲草料进行畜牧养殖,综合效益更为可观。奶牛饲喂青贮玉米后,日均产奶量增加3公斤,年可多产奶700公斤以上,增收1000元以上;肉牛饲喂青贮玉米后,日增重提高约0.4公斤,出栏时间缩短30天以上,饲料成本降低900元左右;肉羊饲喂青贮玉米后,饲料成本降低40元左右。实践证明,粮改饲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强力推进粮改饲工作,通过政府补贴农机具、发放青贮袋等措施,减少群众粮改饲的成本。广河县买家巷镇李家寺村秦家湾社奶牛养殖户马宝龙就是粮改饲的受惠者之一,他家养殖奶牛8头,今年通过农机具补贴添置了揉丝粉丝机、全自动打包机,使生产效率和饲草利用率明显提高,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奶产量,预计收入将超过6万元。
——粮改饲的推广,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以前,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玉米、小麦等秸秆乱堆乱放十分普遍,用秸秆生火做饭、烧炕取暖、就地焚烧也习以为常,极大影响了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火灾隐患。我们加大力度对玉米秸秆等进行青贮氨化和揉丝打包,一方面可以压缩节省存储空间15—20倍,延长存储时间,方便管理使用;另一方面直接推动了秸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变饲草、饲草成农家肥、农家肥又还田,既减少了大气污染、化解火灾事故、优化生态环境,又降低了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打造了绿色有机循环的产业链,走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有力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推广普及粮改饲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科技创新必然带来产权制度、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随着粮改饲技术的推广普及,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家庭农场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临夏普遍兴起,一批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发展壮大,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探索实践,对于破解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脱贫效果不稳定等突出难题,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粮改饲工作是立足我州旱作农业发展的现实特征,顺应市场规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夏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途径和有效抓手。
——资源变资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粮改饲技术的普遍推广,需要集中连片种植,机械化收储,集约化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今年,全州推广种植饲用玉米10万亩以上,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发展专业饲草料收储合作社等措施,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就近务工挣钱等多种渠道,增加了综合收入。临夏县众新饲草料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3800亩,与680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种植7万亩,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广河县三甲集镇白庄头村村民马占虎,把家里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众诚饲草公司,他和妻子成了公司的产业工人,一年下来,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两人工资能挣2万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土地上算起了增收账,“土地是命根子,土地也是资源,用活了就是个无价之宝”变成了他们的口头传、带来了真实惠。
——资金变股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近几年,我州农业产业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但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等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资金难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在建立政府金融担保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放贷的同时,引导贫困户合理使用享受到的产业扶贫贷款,能够自我发展的就自我发展,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入股到当地龙头企业享受分红,并健全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既助力了企业发展,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饲用玉米全株商品产销体系,有力促进了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企业自有养殖场消化青贮饲料的基础上,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上线下推销,不仅销售给周边地区,还销到了西藏、内蒙古、新疆、广东、福建等地区,进一步拓展了优质品牌饲草的市场,打造了新的产业链条。
——农民变股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农民群众是粮改饲工作和农村“三变”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发动群众参与是基础,只有让群众理解掌握政策,才能更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顺利推进工作。我们通过推广粮改饲,很多群众通过资源、资金的入股,成为股东,发展生产、参与生产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贫困群众看到了可以把废弃秸秆变成饲料增加一部分收入,把土地入股分红增加一部分收入,同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务工增加一部分收入,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新农村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粮改饲工作和农村“三变”改革,着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稳定增收,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立足我州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畜牧养殖前景好这个基本面,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更加合理地确定县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布局、主导品种、发展重点,宜粮则粮、宜草则草,适宜饲草种植的地方要尽量扩大饲草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导向,强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既要立足州域内局部市场,遵循客观规律,辩证看待种养供需和产销关系;又要放眼国内国际大市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做大做强饲草料、草食畜等产业,着力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发展格局。
二是抓实关键环节。坚持以粮改饲工作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确权工作,在继续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以及草原确权等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存量、分清变量、做实确权,为改革推进奠定基础。着力培养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引进一批对农业农村资源、农产品、农业劳动力依赖度高的企业,鼓励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下乡,积极兴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企业与合作社,为农民入股搭建平台。
三是加快产业化步伐。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粮改饲工作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坚持“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综合收入。培育打造一批饲草料种植加工、规模养殖、畜产品乳制品生产加工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精深加工、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建立农户、企业、合作社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土地流转、订单种植、订单养殖等生产模式,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分享更多红利。同时,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玉米秸秆制碳、蘑菇基料、高温堆肥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秸秆利用的综合效益,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作者为中共临夏州委书记)
相关链接:
琼海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 贫困大病患者先诊疗后付费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农村 百年古屋里话乡村振兴
女性农民占农村劳动力六成 山西推进女性农民“职业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