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第四颗星,15日凌晨成功发射,璀璨星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遥望星空,每一颗“中国星”都凝聚了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在“风云三号D”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记者听到了这颗新星“叱咤风云”背后的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叱咤风云”背后的故事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1-15 21:29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张宏伟摄)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第四颗星,15日凌晨成功发射,璀璨星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遥望星空,每一颗“中国星”都凝聚了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在“风云三号D”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记者听到了这颗新星“叱咤风云”背后的故事。

  多载荷在轨“和谐共处”的秘密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堪称“技术能手”,一星多能,共搭载了10台(套)遥感探测仪器。其中,很多仪器“娇气敏感”,对工作环境的安静程度要求极高。

  例如干涉型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在我国低轨遥感卫星上属于首次应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等优点,但即使微小的振动,也会使得其性能大打折扣。

  众多“娇气敏感”的载荷在轨运行,如何实现“和谐共处”而互不干扰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技术专家刘兴天介绍说,这涉及到多载荷共存的动力学兼容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给各类载荷提供超安静的工作环境,科研人员研制了微振动监测与抑制系统,并首次在国内遥感卫星上应用了“液体阻尼隔振”技术,实现“共振峰”和“高频振动”抑制。经过对星上动力学频谱特性的研究论证,有效地避开了载荷之间潜在的相互干扰。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研发了“松弛型液体阻尼隔振”技术,不仅能够做到在“共振峰”处有效控制放大倍数,而且还将“高频振动”衰减90%以上,克服了传统被动减振的技术难题。科研团队反复开展系列比对试验,一个个参数调整,一项项测试验证,最终确保了多载荷在轨“和谐共处”,保证了卫星成像性能。

  卫星总装厂房内永远“四季如春”

  上海湿润的空气,对于搭载着红外相机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来说是致命的。一旦卫星在地面吸附了环境中的水汽,入轨后在宇宙空间的真空环境下释放,造成水汽污染,就会导致红外相机信号严重衰减,乃至失效。

  正因为如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卫星总装厂房内永远“四季如春”。据总装中心主任陈小弟介绍,厂房内的湿度严格控制在30%至45%之间,温度一直维持在20℃±3℃,厂房的洁净度优于十万级。

  每天,厂房内控制系统都会将温湿度数据报送到指定人员的手机上,一旦出现异常,便会自动发出警报。总装厂房还24小时维持着“正压环境”,即让内部压力略高于外部,使内部空气可以外流,但外部空气无法进入厂房内部。厂房的内部除尘系统也24小时运作,不间断地除尘。

  “风云三号D”卫星上,还有一些器件对污染源特别敏感,如红外相机的辐冷控制器、太阳翼驱动机构中的轴承等,除了对厂房环境有要求之外,总装人员还需通过“高纯氮气正压保持”的方法,对它进行单独保护,确保外界污染源无法进入。

  让卫星“浮”在包装箱里运输

  “风云三号D”卫星从上海“乘坐”火车前往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一路翻山越岭、旅途劳顿,对保持卫星的洁净度和舒适度也是不小的挑战。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主任工艺师张伟介绍,“风云三号D”卫星总装团队设计了自带减震功能的包装箱,让卫星像“磁悬浮”那样,“浮”在包装箱里,振动冲击很小。即使有些摇晃,也不会对星体造成影响。

  同时,通过在箱内维持“正压”,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同时达到减振功能。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还以数字化的方式,对箱内温度和湿度数据、以及卫星状态进行随时监测。

  除了技术手段,操作人员在涉星操作时,都必须按规定戴上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静电手环,防止人体的唾液、油脂或接触时产生的静电,对星体造成影响。

  目前,风云三号卫星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防污染体系。未来,还将融合互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的数据集中采集与远程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卫星产品的防污染保障水平。

 

 

相关链接:

19年来海口短时降雨量最大 气象部门负责人分析原因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可实现全天候、全天候遥感
罕见!陵水局部地区突降冰雹 是该县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

 

 

 

相关链接:
罕见!陵水局部地区突降冰雹 是该县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可实现全天候、全天候遥感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
19年来海口短时降雨量最大 气象部门负责人分析原因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建松] [编辑:(见习)刘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