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1月15日电 (记者傅煜)早在两千多年前,湖南安化黑茶就穿越五千公里“茶马古道”,走上联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唐代“黑石号”沉船上满载的长沙铜官窑瓷器,开辟了连接东西的海上丝绸之路。
连日来,这些书写丝路传奇的湖湘文化,引发了正在湖南采访的“一带一路”沿线8国主流媒体记者的聚焦。他们或陶醉于一杯醇香甘甜的黑茶,或留恋于一条传承千年窑火的古街,或惊叹于一幅精致湘绣背后的高超“匠技”,在“访古寻今”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
外媒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传承人谭异超。 傅煜 摄“伙计们咧,把杠抬啰,齐心压咧,用力踩呦,呦嗨……”一声粗犷悠长的号子声响起,几名壮汉“卖力”地杠、压、踩、滚,以劳动舞蹈形式再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茶王”湖南安化千两茶神秘的制作工艺。
抵湘当晚,活动主办方奉上的这场黑茶文化大餐,让初来中国的泰国INFOQUEST通讯社记者参威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的制茶工艺。“中国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这种‘古今结合’的文化推广方式很好。”参威用“唇齿留香”来形容现场饮完黑茶后的感受。
外媒聚焦湘绣。 傅煜 摄
早在唐代,安化黑茶就入选为贡茶,后于明朝被定为官茶,成为中国西北边民消食的“生命之饮”,并沿着古丝绸之路成为“世界之饮”。而今这一丝路传奇因“一带一路”建设正在续写,湖南黑茶现已远销日、俄、韩、德、法等国及港澳台地区。
“表演很吸引我,可惜时间太短,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湘茶的信息。”因参加“汉语桥”与湖南结缘的迪拜中阿卫视记者馨玥对湖南情有独钟,每一次来湘都会有新发现和新感受。“阿拉伯人非常欣赏中国文化,希望通过我的报道带动阿拉伯国家更加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
地处长沙望城区的铜官窑,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其瓷品从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南亚及北非,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
在望城铜官镇“铜官国际陶艺村”,有一条沿山而建的“龙窑”,这里烧制陶器的柴火曾“千年不灭”,后随着现代技术的普及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古老的陶器制造工艺引起印尼安塔拉通讯社记者亚申塔的极大兴趣。他端起镜头向这处古窑炉里外“扫射”,试图完整还原当时的生产场景。
“从这里制作出的500多尊孔夫子陶塑,将进入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馨玥在国家级陶艺大师谭异超的工作室内面向摄像机镜头介绍道。
正是通过当地古今泥匠陶工口授心传,精耕细作,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才得以传承至今。印尼罗盘报记者约翰纳斯由此感叹,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政府在支持,大量民间手艺人也在身体力行。
走进代表湘绣“高精尖”水平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只见绣工们正以针为笔、线为墨,于白布之上画花鸟、走龙虎。
“竟能创作出这么逼真传神的作品!竟有这么多人愿意潜心研究!这种古老技艺竟能传承至今!”绣工们精湛的刺绣工艺,引发约翰纳斯连连惊叹。他将现场实况第一时间分享至微信朋友圈,让身边朋友一起来围观点赞。
湘绣起源于长沙民间,系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在陈列于现场的众多湘绣成品中,一幅精细灵动的黑白天鹅双面绣让外媒记者们纷纷竖指称赞。
来自菲律宾每日论坛报的查理说,他实在无法理解如何在一张真丝底料上绣出正反两种不同图案,这种“神奇工艺”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相信也会引发当地读者的浓厚兴趣。
泰国国家电视台记者谭查诺在绣工中发现许多年轻面孔后欣慰不已。“她们都是因为热爱而投身于这门古老技艺,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分关键。”(完)
相关链接:
外媒:数十名英国保守党议员要求特雷莎·梅辞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