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华夏银行始终不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牢记作为市属商业银行的崇高使命,竭尽全力为首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如今,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新起点上,华夏银行着眼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立足北京、植根北京、服务首都”的发展宗旨,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民生,牢记使命勇担当,护航辉煌新征程。
华夏银行与北京市重点企业合作洽谈会暨签约仪式
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拥抱新时代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着许许多多的历史重任。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崭新的画卷徐徐展开。腾退后的空间正在建设生态公园,城市绿肺大面积扩容;千余家工业企业疏解转移,减少了污染排放;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昔日水鸟罕见的运河边,如今百鸟聚集……在这些改变的背后,伴随着华夏银行一路同行的步伐。5年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加大资源配置和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通州地区企业稳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升级、产业基地建设、棚改等重点项目,近几年来已持续对通州地区企业的提供融资支持300亿元。
通州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的地位不断凸显,都会生活、滨江经济、商务中心……在一个个跃然而出的新经济背后,是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足迹:为北京中心城区与通州新城的广渠路二期工程提供贷款支持,让通州居民最快仅用10分钟便可通往四环;为通州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支付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让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创造“通州速度”;为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专项支持其在通州新城的新华大街、东关大道、公共停车场、地下公共空间等5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这座未来之城更加和谐宜居;为云端产业园项目提供授信支持,为通州区张家湾镇二期工业厂房、研发及展示中心项目提供贷款支持,让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发展拥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活水;为通州文化旅游区拆迁改造和环球主题公园建设提供项目贷款支持,协助推动了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新城加速崛起。
未来之城的磁场,吸引着各方优质资源流动,随着通州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进程的逐步推进,配套的医疗、教育、文化、居住、办公等各类设施逐步落地,随之带来的各类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多,华夏银行多年前就将通州地区定位为重点区域,着力加强在通州的网点布局和建设,逐步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加大服务力度。截止到2017年9月末,通州地区设立两家综合性支行、一家社区支行,布放各类自助机具40余台,其中,北京运河支行从2016开始筹建,今年7月正式开业运营,运河支行地处于通胡大街1号,距离未来北京市行政办公区核心区域不足1公里,未来在条件成熟时,将升级建设成为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二级分行,更好的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
2017年7月11日,华夏银行北京运河支行正式开业
为了让更多人在城市功能转移过程中享受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华夏银行还积极关注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关配套需求,为北京市直机关118家单位的五万多名人员设计了华夏菁英贷、华夏速通卡和环球精英信用卡等三款专属产品,通过为一百多家单位提供上门服务,实现“足不出户,贷款到账;车不出库,ETC安装”,有效解决了搬迁中生活消费的后顾之忧和往返市区的通行便利。
服务首都新功能定位 踏上新征程
九州云起,大城定心。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正式发布,一张北京城市格局和未来发展蓝图,已然绘就。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新征程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文化的辐射引领能力,成为首都的梦想之翼,华夏银行以服务北京实现“四个中心”的首都战略定位为核心,以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为特色,乘势而上,勇于担当,以不懈的创新和坚守护航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巨轮澎湃前行。
逐步建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成就创新驱动力。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将支持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全行的重大战略部署,于2015年10月设立华夏银行北京中关村管理部,旨在全力支持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推动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未来将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发展质量、效益和动力的全面提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排头兵和发动机,成为北京新的使命。华夏银行作为市属商业银行,也责无旁贷。几年来,北京中关村管理部作为专门服务科技企业的机构,着重突出“科技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特色,全力推进科技金融各项创新业务的发展。在机制创新方面,秉持“与创新创业相伴、与中小企业同行”的初心,积极探索构建以“六大创新”为核心的华夏银行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同时,主动融入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积极开展针对科技企业信贷产品创新,陆续推出了“创业易贷”、“高新易贷”、“跟随贷”、“银租通”、“知识产权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
科技企业尤其是小微科技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对于缺乏有形抵押物的科技类小微企业,华夏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建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更好地提高融资便利性,为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截至2017年9月末,北京中关村管理部累计为700余家企业提供授信服务,其中持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占比约50%,新三板挂牌和上市公司占比21%。积极将金融服务特别是信用贷款服务向早期创业企业延伸,对初创期企业发放的单笔信用贷款最小仅7.5万元。单户高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最高3亿元,单户高科技企业贷款最高8亿元。通过信贷资金的投放,支持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了一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
积极探索文创金融发展新模式,提升文化辐射力。华夏银行以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为契机,深入探索“文化创意+金融创新”发展之路,逐步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水平,全力促进首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017年10月11日,华夏银行文创中心暨北京文创产业管理部正式成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华夏银行紧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紧跟政策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有效推进文化金融的发展。截至2017年9月末,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文化类贷款余额达68亿元,贷款户数325户,其中小微企业文化类贷款余额25亿元,贷款户数276户,文化金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助推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10月11日,华夏银行文创产业中心和北京文创产业管理部正式揭牌成立,北京文创产业管理部作为北京分行专门面向文创产业的服务机构,统筹负责华夏银行文创业务的创新、组织、推动和管理,帮助和支持更多的文创优秀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文化产业在首都繁荣纷呈。
助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见证新辉煌
北京未来20年的宏伟蓝图,要求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同时强调了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近年来,在让古都焕发新颜的历程中,华夏银行以北京城市发展蓝图为指引,从服务首都地区基础建设和功能区建设,到服务百姓民生改善,以金融之力推动着建设首都的新辉煌。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城市换新颜。“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一幢城市地标拔地而起,还有下一项改变生活的科技创新或许已经在孕育……北京,一座让人激动不已的城!”德国电视一台驻京分社社长马里奥·史密特的感慨,表达了许多人对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变迁的深刻印象。多年来,华夏银行综合运用信托、发债、结构化融资以及创新推出的城镇化建设贷款、城镇化建设基金等业务,支持和服务首都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为首都的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信贷支持近700亿元,其中,为包括新机场轨道线、地铁十四号线、东直门机场快速线、大兴线、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以及京台高速公路(北京段)在内的多个交通领域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支持首都功能区建设,助力首都新生机。在首都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商务区、科技园区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如丽泽商务区定位为首都“六高四新”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四新”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及北京市第一批绿色生态示范区。丽泽商务区作为继金融街、CBD之后的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第三极”,未来服务于首都核心功能完善,服务于首都金融产业布局优化。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在了解到功能区的融资需求后,采取总分支行三级联动模式积极营销客户,短时间内设计出了既符合客户融资需求又满足监管要求的产品方案,最终运用创新模式为丽泽商务区提供一级开发资金数十亿元。5年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先后为北京丽泽商务区、科技商务区、“未来科技城”项目、中关村科技园项目、亦庄开发区园区建设和大兴区城乡一体化改造试点项目等提供了上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助力高端产业在首都实现更快更优质的发展。
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助力民生更和谐。近年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先后为房山区棚户区改造、大兴区旧宫和丰台区高立庄安置房、西城区新街口姚园棚改、房山区长阳镇黄管屯村棚户区改造、大兴城建城镇化建设基金、房山新城城镇化建设基金、首农集团产业基金等多个民生领域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累计近300亿元。与此同时,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以追求高品质服务为本,践行“专业·亲情·家”的服务理念,以智能化网点和亲情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新时代的“华夏服务”品牌。在北京地区的服务网点及团队已超过80个,针对不同客户群体不断优化金融体验,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务工人员、残障人士都可以获得贴心的金融服务,这是华夏银行以专业、亲情和家作为服务标杆的硕果。针对老年人群体,北京分行在所有网点开通“老年人优先窗口”;统一在营业网点准备了三种度数的老花镜;同时,网点可为老年人提供协助填单、专人护送、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服务。在服务残障人士方面,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在所有营业网点开设了无障碍通道,并公开求助电话或设置呼叫按钮;设立“残障人士服务窗口”、配备特殊人群专属服务电话;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方面,北京分行也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足不出户办理金融业务需求。这种真诚热情的高品质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赢得了居民百姓的认同。
护航京津冀协同发展 翻开新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首都经济圈全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渐行渐近。无论是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快速畅行,还是在周边城市体验快速崛起的产业园区的生机与活力,都能够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驱动力。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进程加速大背景下,北京扮演着重要的中枢角色,近年来,华夏银行按照“立足北京、服务重点、联动突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思路,积极发挥金融创新优势,通过聚力多方资源,搭建专属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移升级、环境保护治理以及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重要节点和领域开展工作,翻开了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全新篇章。
服务疏解整治,助力城市新活力。华夏银行积极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特别是大力支持产业转移升级,及时了解产业转移信息,积极关注产业迁移政策及信息,充分运用特色产品和服务,实现金融服务对接。
今天,当人们驾车行驶在大红门地区时,曾经水泄不通的道路已经畅行无阻,舒适的城市空间即将建设成为生活示范区,为周边居民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这个曾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鞋帽集散市场是城市批发市场外迁的缩影,伴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不断推进,许多不再符合当前产业发展的业态,逐步实现了撤离和疏解。在这一过程中,华夏银行北京分行通过金融支持推动了城市的整治提升。截至到2017年9月底,支持了首钢、北汽、北京焦化等企业外迁,为北京锦绣大地、大红门服装城、西直河石材批发市场等项目迁移提供金融支持。
支持协同创新,输入产业新血液。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在京津冀区域,随着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的加快建设,一个创新共同体正逐步形成。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合作成立创新基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指引,通过“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技术交易平台+基金+特色产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为链条,协同创新,构建京津冀产业新生态,打造服务开发区、北京市及京津冀科技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
发展绿色金融,书写生态新华章。雾霾锁城,是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的“切肤之痛”。因此,协同防治大气污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突破口。华夏银行倾力支持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持续倡导绿色信贷,支持首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融资需求,将信贷资金向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倾斜,以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为重点产品,着力打造“绿色银行”品牌。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近两年来为首都绿色产业节能环保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130亿元。截至2017年9月末,支持首都绿色产业的节能环保贷款余额达到37.48亿元,支持企业共91户。
绿水青山,涵养民生福祉。在响应“发展绿色金融”国家战略中,华夏银行走在了行业前列。2016年,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设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承接世行转贷款,这是世界银行在我国的第一个结果导向型的转贷款项目,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超过100万吨,相当于植树1亿5千万棵。华夏银行北京分行通过搭建绿色银企对接平台,让企业对世行转贷及配套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并加强了业务管理为项目落地“护航”。此外,北京分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专题研究,利用世界银行的全球环境基金赠款,会同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就京津冀节能市场情况和创新开展专题研究,对京津冀区域下一步的节能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服务三地民生,开创互联新局面。2014年,华夏银行针对服务三地个人客户首创推出了华夏京津冀协同卡,推进三地同城化服务。该卡是国内第一张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专门发行的银行卡,京津冀协同卡以“业务协同、产品协同、服务协同、发展协同”为宗旨,让三地的异地客户都可以享受到与同城客户完全相同的网点服务、费用优惠、财富管理、贵宾服务、贷款融资等“七维一体”的“大同城”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6月末,累计发行京津冀协同卡123.41万张。未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还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卡与京津冀公交一卡通两卡合一项目,实现持京津冀协同卡即可在京津冀三地乘坐公交工具,服务三地客户公交出行。而在打通京津冀三地个贷业务方面,北京分行推进了京津冀个贷同城通,实现在授信准入标准、操作流程、信贷政策、产品服务等环节的同城化互联互通。
华夏银行京津冀协同卡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未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主动提升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紧贴首都发展,顺应时代趋势,牢记使命、坚守初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团结一心全力推动分行各项业务发展,履行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守护好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航船驶向更光辉的未来。
相关链接:
剑指“飞单”银行理财“双录”新规落地有点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