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划转社保,筹谋20年终于落地
11月18日,国务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发布,国资划转社保的“靴子”终于落地了。从设想提出,到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成为顶层设计,再到有了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一《方案》筹谋20年,终于成了今冬惠民的暖心大礼。
根据《方案》,划转比例是统一的,对于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权,划转比例为国有股权的10%。
根据《方案》,划转将在三年中分两步走。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财政上来看,国资划拨社保不过是从左兜到右兜,并非结构性的重要变化,但划转之后,养老保险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固定储备资产,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颗定心丸。
这颗定心丸可谓吃得及时。根据11月初的消息,虽然养老保险总体状况良好,但一些省份已经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2016年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分别达到52亿元、254亿元和320亿元。
导致养老金缺口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一是历史遗留。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部分已经参加工作的企业员工没有缴费而视同缴费。这一转型的成本到底有多大,各类推算结果不尽相同,其中,最小值是世界银行1996年估计的1.9万亿元,最大值则是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2000年估计的7.6万亿元。
缺口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当社会统筹部分已经不足以维持养老金的当期发放,就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因而产生了大量“空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接近4.1万亿元。
这么大的窟窿,如果让当代和下一代人来填补,显然有失公平。无论是提高社保缴费率、还是增加税收等途径,都已经没有空间。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曾经公开表示,只有在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上,才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
让国资输血社保的想法,是必要举措,也是理所应得, 20多年来,在学界、政界早已达成了共识:“既充分体现代际公平,又让国有企业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
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要求国有股IPO和增发时,必须按融资额的10%出售股权,上缴全国社保基金。方案刚发布,就成了股灾的导火索。最终,这一办法被叫停。
直到2009年,我国才形成“国有企业上市时将发行股份总数的10%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定例。然而,截至2011年年末,国有股份累计划拨给社保的资金仅2119亿元,相当于中央和地方持股净资产的1%和国有企业上市股份的1.5%。
根据此次《方案》,保守估计,划转总额有望达到7万亿元,而且还可以为降低当期社保费率创造条件。从中长期看,国资划转社保不只暖民心,其对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增幅作用,也将持续释放和展现。可以说,怎么估计这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当然,全面实施肯定有很多难题,如何突破掣肘,在3年内顺利推进,这就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干劲了。
相关链接:
北京国资委与北京电台就国企故事系列报道签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