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勇海
11月22日,连云港东海警方举行破获公安部督办微整形假药案新闻发布会,通报东海县警方在互联网企业大数据技术协助下,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特大假药案,涉案人员近150人,涉案假药已流向全国31个省市,假药品种多达28种,遍布全国,初步审查涉案金额上千万元。目前,35人相继落网,警方正全力追缴假药。
公安部督办的这起特大微整形假药案,确实危害甚广。犯罪嫌疑人隐藏于100多个微商群,不到一年就发展了包括留学生、网红模特等数十名核心下线,各核心下线再网罗各自的诸多下线,把从韩国、日本等国走私的美容整形假药,销往全国31省市没有正规医疗资质的美容院、黑诊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不早点打掉这个分布广泛的售假团伙,势必会有更多爱美人士上当受骗,有可能导致美容变毁容、整形变毁形,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发生。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祁佐良曾表示,有近90%的整形失败案例系“三非”整形所致,即医疗机构使用非合格药品;不合格药品被转销至非法医疗机构;整形手术非专业医师操作。现实中,一些美容整形者使用的就是价格不菲的“进口药品”。
不让美容整形变毁容,第一道关卡在于美容整形消费者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三非”。在接受美容整形前,要仔细确认相关机构及医师的资质,并注重查看所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否有国家批准文号等。医生的资质在国家相关网站上都是可以直接查询的,而且医疗的营业执照也必须在该机构公开张贴,所有的肉毒毒素和玻尿酸都有自己的防伪查询方式,消费者在治疗前要进行确认。“三证”齐全,是保障美容整形安全的基础,消费者切莫因为价格优惠或所谓的“口碑宣传”而盲目轻信某家整形手术机构。若是网购,即使是再小的美容整形用品,也要到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网站购买,微商越是吹嘘得天花乱坠,其“恐怖指数”或许越高。
第二道关卡在于监管部门与相关企业,既要自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监管部门要常态化主动收集、整理、分析涉及微整形行业的违法信息,严厉打击制售假药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的打击力度,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互联网经营企业,要切实履行把关责任,强化对入网商家的资质审查和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线索,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由此,反观东海的微整形假药案,相关平台是否也应反思自己的失职?
倒卖整形美容假药的人员,体系非常严密,而且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犯罪嫌疑人为了躲避侦查,互相不说底细,只通过单一的微信联系,不保留聊天记录,快递单也及时销毁。这就更呼唤具有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企业“警企合作”,通过大数据的识别模型帮助警方锁定目标,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
这起特大微商美容整形假药案的破获,就给“警企合作”协同作战树立了良好示范。去年,某互联网企业治理部在日常主动风险控制中,通过大数据食药模型,监测发现有人在网上公开叫卖美容整形药,疑似假药,经抽检确认为假药,随后及时将该信息推送给江苏警方,对案件侦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有更多企业借鉴此类“警企合作”模式,把假货的产销途径完全堵死。(何勇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