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比分引发舆论关注——
校园足球再次强调“健康精神”
记者 郭剑
一场比分为30∶0的学生足球赛,在上周引发了众多足球爱好者的关注——河南省濮阳市第三届“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最后一轮比赛,濮阳市油田一中队以30∶0的悬殊比分战胜了油田三高队,并凭借净胜球优势获得了这届“市长杯”的冠军,而原本有希望获得冠军的油田二高队获得亚军。
“因为对油田二高队不满(在与该队比赛中输球且数名主力球员受伤无法继续参赛),所以油田三高队故意大比分输球、送油田一中队夺冠”,是由濮阳市教育局牵头成立的调查组得出的最终结论,这场打出不可思议比分的比赛成绩被认定无效,油田三高队主教练郭耀东因管理不善被调查组问责。
对于近年来一向对“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校园足球而言,这场比赛并非假球,只是孩子们“发泄不满情绪、消极比赛”,但这样的情绪以及这样的比赛,已经完全偏离了校园足球本该积极向上的发展轨道,校园足球原本要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也被这场怪异的比赛完全抹杀。
“这样的比赛,不符合我们的办赛理念,我们做校园足球工作,比提高孩子们足球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尊重足球比赛本身。”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说,“我们已经到了认真思考校园足球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但无论如何到了哪一阶段,校园足球都要教给学生们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以及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
“尊重规则、团队合作、拼搏精神、正确面对胜负”是足球运动被纳入到校园体系所需要遵从的核心观念。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专门提到“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而经过3年时间的推动,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两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走上绿茵场去寻找踢足球的快乐。
“校园足球,侧重点是在育人,我们组织校园足球比赛,就是希望通过联赛带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校园足球和青训系统联赛不一样的地方。”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薛彦青说,“校园足球本身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扩大足球人口方面,校园足球做了很多工作,以前有500支学校球队参加的大体协的联赛,现在参赛队是1500支,过去我们组织的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比赛除了家长没人关心,现在我们通过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转播了大约200场,每场观看人数在10万左右,这也是校园足球取得的切实进步。”
按照校园足球的发展规划,在校园足球人口逐渐得到提升之后,建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细节方案,到了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阶段——作为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共同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中法校园足球人才培养论坛日前在北京成功举办,中法两国教育界、体育界专家就如何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建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但法国方面“组建一个包括了法国足协、法国大体联、教育部、体育部甚至职业俱乐部代表的全国性的协调委员会来负责青少年足球发展大纲制订”的做法,还是值得中方借鉴。
“目前的协调机制,是我们大体协和体卫艺司、中国足协定期会晤,保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效果很好。”薛彦青说,“下一步如何进行顶层设计,还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法国足球的经验,是体育部门对青少年足球的无私支持——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秘书长文森·维涅说,法国体育部和法国足协每年向学校足球输送教练员和裁判员,帮助法国校园足球比赛的开展,而这方面所需要的经费,法国体育部门会承担70%,“因为足球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的伦理教育,这是纳入整个国民发展体系的内容,体育部门有责任支持体育运动的开展。”
在中国国内,校园足球的渠道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因此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是今后数年校园足球坚持普及、努力提高的关键所在——30∶0的足球比赛,除了对孩子们的心理伤害没有任何意义,做过40年体育教师的人大附中北京三高足球俱乐部基地主任李连江说,学校体育教育的欠债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清账”,只有社会各界意识到学校体育、校园足球的真正价值,校园足球的开展才有意义,“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健康的体育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超过智力教育,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足球本身的快乐传递给孩子,足球其实并不复杂,只有孩子们体会到足球本身带来的快乐,他们才能真正爱上这项运动。”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