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海西挣票子!”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曹洼乡脱烈村“劳务超市”的宣传板上,十几张鲜红的招工单在黄土高原的阳光下分外惹眼。
宁夏“西海固”苦甲天下,其中的“海”便是指海原县,当地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土地很难养活一方人,因此劳务输出一直是这块贫瘠土地上农民的“铁杆庄稼”。
“以前乡亲们务工都是投靠亲友,现在来我们‘劳务超市’就能解决。”脱烈村党支部书记缑志全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至今,2000余人的脱烈村已经有676名务工者从“劳务超市”走出去。
“600多人呢,比往年多一倍还多。”缑志全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首家“劳务超市”,当地政府一边对接劳务经纪人和用工企业,一边收集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人员的详细信息,不仅在微信群和村委会发布公告,还专门开辟劳务工作站,帮助双方答疑解惑、签约对接。
打开一份“劳务超市”档案,就是翻开一段脱贫故事。今年37岁的马宏玉,已经从年收入4000元的贫困户,变成月收入4000元的装载机司机。“加上流转的几亩土地和养的两头牛,现在一年能挣好几万元!”远在新疆务工的马宏玉在电话另一头说。
“‘劳务超市’不仅是展示架,更包含着一揽子扶贫政策。”曹洼乡党委书记周玉宁告诉记者,为了促进当地群众离土脱贫、专业务工,县劳动就业创业局还给予务工人员和劳务经纪人适当补贴,并提供星级授信和职业技能培训。
据曹洼乡扶贫办干部罗彦平介绍,现在务工人员每提供一万元的工资流水,就能获得1000元的劳务补贴;而授信星级的劳务经纪人,则能获得20万元免息或低息贷款。为了培育技能型务工人员,今年海原县还组织厨艺、刺绣、工程机械等专业培训百余次,惠及6500人。
“五星级厨师”撒梅便是受益人之一,从务农妇女到海原饭店厨师,再到银川一家麻辣烫店的个体户,撒梅凭借“劳务超市”的扶贫政策和自己的勤勉好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了脱贫致富路。
“要是不出去,那可盖不上。”撒梅边说边指着自家院子里的新房。曾经的“砖包土”变成了“雕梁画栋”的烧砖房,屋顶的新瓦在艳阳下闪闪发亮。
为了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几年海原县不断在“离土”产业上下工夫,重点围绕劳务输出、交通运输、剪纸刺绣、清真餐饮“四大品牌”,出台扶持政策,建设孵化基地,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伺候那几亩地很难脱贫,劳务产业低成本、短平快,一张车票就可以创收。”周玉宁说。
在一代又一代扶贫人的努力下,海原县的贫困面貌也在悄然改变。2016年,海原县脱贫销号32个村,减少贫困人口2.56万人。
“‘劳务超市’今年在脱烈村试点,明年还将在各山区村推行。”周玉宁边说边走在正重新修建的山路上。
相关链接:
十九大精神进苗村 为群众脱贫致富鼓劲提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