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1月27日电 (张婧)“经过二次精细挑选剩余的报废汽车、废旧家电的边角余料,只能当废铁处理。而被我们加工制作成机器人,就成了工艺品,利用价值数十倍增长。”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铁艺车间经理田国鑫表示。
田国鑫说,剩余的边角余料,按照废铁每公斤一元左右处理有些可惜。而这些边角余料就是制作机器人等工艺品的原材料。为了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就萌生了制作工艺品的想法,并就初步计划具体进行了可实施性的操作。“今年做了十二生肖、小黄人(用液化气罐制作)、变形金刚等工艺品,其中机器人最多。”
田国鑫的团队目前有10人,从设计图稿、选料、焊接、除锈、消毒、喷漆、组装做出一个成品,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今年以来,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制作了40个左右,具体的尺寸要根据订单要求制作,主要用于车展、主题公园、儿童乐园等一些场所。制作最大的变形金刚机器人高4米左右,重达700多公斤,出售价10000元以上。
该园区产业园总经理毛万明说,报废汽车“全身是宝”,首先采用“精细化”拆解,将一些还可以再利用的车灯、车毂、轮胎等零配件留下来,还可以在二手车市场再利用。“一辆小汽车可以产出300到400公斤的洁净钢,其余可利用的还有废铁、废铝等。”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主任张晗林说,机器人等工艺品是从报废汽车、家电拆解工序延伸出来的附加产品,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将拆解之后的机动车零部件,比如,车胎内廓轮毂、摩托车齿轮、洗衣机电机底座、甩筒等,进行艺术化加工改造,这样一来,园区大大提升了废旧物资的升值空间。
张晗林还说,循环经济作为国家大力倡导和全力支持的发展领域,其前景广阔,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对其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要立足于现状,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做好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丰富其内容。”
图为已经组装好的成品机器人。张婧 摄
上述产业园区位于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是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共包括100万台废家电拆解、1.18万辆报废汽车拆解加工等16个项目。
该园区按照“废进新出”的发展模式,以废弃-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的循环型产业链条为核心,建设废电线电缆、废家电、报废汽车、废塑料、洁净钢、废橡胶(复原胶)、废纸等分拣加工生产线,并进行统一回收、统一拆解、统一加工,对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挑选,对边角余料等可用材料进行加工,最大限度利用可用材料加工成各种小型产品,大大提高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对不可再利用的废料进行拆解、打包、压块,供给生产企业。
“这样一来,园区对于城市环保节能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张晗林表示,目前,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打造,国家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们要适时抓住机遇,把产业园做大做强,将其打造成‘西北一流、全国知名’的产业园区。”(完)
相关链接:
兰州废纸再造“闭合”循环 建“游乐园”供观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