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舍河湿地公园,市民和游客三五成群,或自在漫步,或小憩驻足,处处洋溢着祥和美好。凤翔湿地公园旁的道博龙湖上,偶有白鹭掠过湖面,泛起一阵涟漪。海口迈瀛村村民们时常开玩笑称它们“惊扰了不远处的‘仙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道博龙湖旁,有着一处历史悠久的“仙人峒”。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海口美舍河故事:不远不近在七里 千古流芳仙人峒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1-30 10:42

  原标题:不远不近在七里 千古流芳仙人峒

  ▲仙人峒旁的道博龙湖风景优美。

  海口网11月30日消息(记者 梁冰)“水清、岸绿、景美、民乐”,今年以来,海口加大治理力度,美舍河再现昔日美貌。在美舍河湿地公园,市民和游客三五成群,或自在漫步,或小憩驻足,处处洋溢着祥和美好。凤翔湿地公园旁的道博龙湖上,偶有白鹭掠过湖面,泛起一阵涟漪。海口迈瀛村村民们时常开玩笑称它们“惊扰了不远处的‘仙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道博龙湖旁,有着一处历史悠久的“仙人峒”。

  前一阵子,位于迈瀛村境内的仙人峒前,经常能见到考古学家们忙碌的身影。记者了解到,大约几个月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口市文物局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对仙人峒的考古发掘工作,日前,考古工作告一段落,有关仙人峒的故事也由此一一向世人娓娓道来。

  神秘仙人峒揭开面纱

  迈瀛村仙人峒在《琼山县志》标示的巷屹山最高点的下方,位于海口市凤翔路南边约300米处,地处迈瀛村的北边,道博龙湖的东边。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里有关于一处为“紫霞洞”景点的记载:“琼州治南二里苍屹山之北有紫霞洞。洞口一石版题曰: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七里。壁间复有盘龙屈曲,自何起伏八篆书。郡人产子者,多镌名石上,以朱涂之,谓可得长命云。”也因此,有不少后人认为,紫霞洞即仙人峒,对此,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原副教授、从小生长在迈瀛村的村民李列山表示,仙人峒并非紫霞洞,迈瀛村境内确有紫霞洞,但并非与仙人峒为同一处。

  在李列山的带领下,记者穿过迈瀛村的羊肠小道,来到了一处豁然开朗之地,平地上,瓜果蔬菜长势喜人。仙人峒就坐落在李列山家的屋后,不时还有村民在此作业。现场,考古警示牌立在一边,因为考古需要,工作人员把峒口前的几十平方米平地下挖成凹地,石壁的氧化程度展示了原本地面的高度,可见光挖掘工作就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仙人峒附近,除了村民的菜园之外的地方,杂草丛生,碎石遍地。为了防止附近的孩童误入峒中,考古人员还用网布把峒口遮盖起来。

  李列山介绍,仙人峒中有巨岩陡壁构成一间庞大的石室,根据祖辈的口口相传,石室内还有天然石床、石凳。石床旁边有一石平如板,上刻着:“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的偈语,但是究竟说的是什么,千百年来,历代无数人为此而绞尽脑汁,始终无人能猜透这句偈语的真正所指。迈瀛村的村民告诉记者,或许这与古代的藏宝图有关,又或者是一处风水宝地的所在,但也都无从考证。“以仙人峒为龙头,苍屹山向东蜿蜒到现在海南省老干部疗养院附近,另一脉向西延伸,经过石塔村北边到大样村附近,两个方向都大约七里。”李列山认为,这可能是“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的真正含义。

  “仙人峒最有价值的,是这几个大字。”顺着李列山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石室仙踪”几个大字,尽管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但依旧清晰可见。字体较小的上下额题名已模糊不清,因为没有攀岩的条件,难以辨识字样。李列山告诉记者,石壁上刻着的,有“万历庚戌春”、“温陵邓钟书”等字样,由此可以推断,此石刻应为明万历年间广东琼崖副总兵邓钟所刻,时间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即1610年。另一处石刻位于石壁左上角,为竖款“瀛惠庵此界”五个大字。瀛惠庵是邓钟在峒前创建,今日已无迹可寻。此外,石壁上还有大量排列整齐的钤章式人名题刻:“陈石佑、余石保、何石生、李石成……”为仙人峒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关于这些石刻人名的说法,海口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蓝春宝说:“可能是祈福之意,祈求神灵庇佑平安吧。”据他猜测,这是当地人向仙人峒祈子或祈求像石头一样平稳长命的当地风俗或远古石崇拜的延续。而石壁上竖刻着的“瀛惠庵此界”五个大字,也有一番争议。李列山告诉记者,他认为,此处的“此”应为“北”字,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因为曾经还出现过另外一块与之对应的“瀛惠庵南界”的石碑,村里不少人都曾见到过,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该石碑早已不知所踪。李列山说,“瀛惠庵”的遗址就在仙人峒前,也就是因为考古而下挖的这一方凹地。

  仙人峒上的“石室仙踪”四个大字清晰可见。

  城南名胜常聚官宦文人

  有关仙人峒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各种版本也不一。据史料记载,仙人峒一代是明代官宦们的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便是现在看来,仙人峒独特的地理位置也确实有着“休闲胜地”的资本。

  根据记载,仙人峒前有瀛惠庵、温泉水井、紫霞洞、小瀑布、会心亭、赏芳亭和100多亩的道博龙湖等景点,是明清时期琼北名胜,是道台、镇台、县衙官员春游度假的首选地点。对仙人峒颇有研究的海口市水务集团副书记邓新兵介绍,仙人峒所在的府城是琼州的首府,从仙人峒出发,走到哪儿都是不远不近刚刚好的距离,所以那些在州府里办完了公事的达官显贵和饮宴郊游的文人墨客常聚于此,仙人峒也因此逐渐成为城南名胜。还有说法提到,在宋朝,道教南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白玉蟾曾经来仙人峒修炼,然后北上仙游,此外,历史上也曾有不少道士来此修炼。

  迈瀛村旧村址位于现今的凤翔社区居委会办公楼附近,距离仙人峒还有一定的距离。1969年,迈瀛村村民李才曾最先从旧村搬出来,在距离仙人峒约25米的地方建起一间瓦房。第二年,李列山的母亲薛妚源也随即搬出来,在距仙人峒约10米的地方建起一间瓦房。这里就成了李列山的家,时至今日,李列山仍然居住距离在仙人峒仅十米远的民宅中。在李列山的童年记忆里,仙人峒是儿时游玩的一大宝地。

  1978年前后,有两名外地人来仙人峒上面凿洞,准备打掉仙人峒,开采石头去卖。居住在距离仙人峒不远的薛妚源和李才曾因为担心炮石打坏自家房屋,便上前阻止他们打石毁洞,把他们轰走,仙人峒最终得以保存下来。后来,人们便听说这两个原本计划采石的人不久便被石头压死了。

  李列山还介绍了发生在仙人峒的其他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几年,迈瀛村地下党员李人煊白天藏在仙人峒里,晚上出来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帮助村民学文化。李人煊的妻子被国民党抓去电麻、拷打,为了保全丈夫的安全,面对严刑,她始终守口如瓶,没有供出丈夫藏身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李人煊才从洞里出来,后任海口橡胶厂厂长等职务。

  1960年台湾当局叫嚣要反攻大陆,为预防台湾飞机来轰炸,村干部派人清理仙人峒,从洞里清理出瓦罐、瓦缸和碗等,还有一块痕迹古旧的石斧,当时,村民缺乏文物意识,把罐、缸、碗全部打碎,只有一位社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把石斧捡回家中存放,后来由于搬家,石斧已丢失。

  岁月蹉跎,经过了千百年风雨的仙人峒早已不复当年盛况,除了边上的道博龙湖,其他景点都已自然损毁,或被人为破坏。

  考古现场。(资料图)

  考古发掘或将恢复其原貌

  令人遗憾的是,想要进入到仙人峒,感受修仙,一探洞中奥秘几乎是不可能。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博士何博俊表示,因年代久远,自然风化等因素,岩石或已经被风化、侵蚀,而随意进洞很可能造成塌方的危险,所以即便是考古作业,都无法进入洞中进行。

  《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舆地志》这样描述仙人峒:“二里曰苍屹山,其阴有仙人峒……山后洞口有石炉,人曾有入者,内昏暗,不能穷其尽处。”现场考古工作者整理出洞口后,发现洞口宽5.24米,中央最高处为1.15米,洞口往里11.5米处已见到后壁。这一事实与史料记载出入不小,考古工作者曾这样猜想:或许是400多年间,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采石等人为活动,使山洞形态发生变化,抑或有淤泥堵塞,不得而入。为此,地质部门的专家也赶赴现场考究。一番勘查考证后,地质专家认为,仙人峒应该原本就只有那么大,并未有其他外力令其改变。

  回到石壁上的刻字内容。“石室仙踪”、“万历庚戌春”、“温陵邓钟书”、“瀛惠庵此界”以及那些排列整齐的人名题刻,无不字迹端正,苍劲有力。海口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蓝春宝透露,此次考古工作中,已经将这些石刻内容进行了拓印,用于考古研究和资料保存。

  采访当天,记者偶遇了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一位姓田的老师,田老师目前正在进行美舍河文脉的梳理工作,应有关部门的邀请,田老师实地走访了美舍河沿岸的文物古迹,有关仙人峒的故事,他一直有所耳闻,在海口市水务集团副书记邓新兵的带领下,今日终于见到了仙人峒的真容,深感其珍贵。他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仙人峒一定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海口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仙人峒已申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海口市首批62个城市更新示范性项目之一,文物部门将结合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或将复原其历史景观,并结合周边片区的升级打造,成为一处人文景观,让“仙气”千古流芳。

  ■小链接

迈瀛村仙人峒

■ 李列山

  “石室仙踪”珍宝洞,

  惠庵写刻邓钟翁。

  金龙苍屹走七里, ①

  玉带桥头奔五公。②

  冬季霞飞虹艳丽,

  夏天花绽气香浓。③

  党员洞内藏身处, ④

  得道玉蟾笑脸红。⑤

  注:①迈瀛村仙人峒是海南已经发现的三个仙人洞中的一个,《琼州府志》、《琼山县志》均有记载。琼州副总兵邓钟于明朝万历戊申年(公元1608年)在洞口石壁上题刻“石室仙踪”四个大字。仙人峒的正前面有“瀛惠庵”,庵里竖立一块高大的《瀛惠庵记》石碑,落款:“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孟春吉旦,分守广东、琼崖等地方副总兵温元宇邓钟撰”。苍屹山像两条巨龙,盘踞东边的母龙短一些,约有七华里;盘踞西边的公龙长一些,但也约有七华里,洞内刻的“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可能就是指西、东苍屹山。传说道博龙湖就是这两条龙嬉戏交配时产生的。

  ②美舍河中游一段叫桥头溪,“五公”是指五公祠,美舍河中游桥头溪像一条玉带向五公祠奔流而去。

  ③仙人峒口前,有一个紫霞洞和一口泉水井,冬天紫霞洞和泉水井的上空升腾着热水气,太阳照耀,呈现出璀璨的七色彩虹,非常美丽。

  ④迈瀛村地下党员李人煊白天藏在仙人峒内,晚上出来开展革命活动,宣讲革命道理,帮助村民学文化。

  ⑤宋朝道教南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白玉蟾曾在仙人峒中修炼。

  仙人峒相关史料记载(摘录)

  1、《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舆地志》:二里曰苍屹山,其阴有仙人洞;石峰屹立,水流其下,草色苍翠。傍有石壁,刻云“盘龙屈曲”。山后洞口有石炉。人曾有入者,内昏暗,不能穷其尽处。有石板题字,读不解意,故疑为仙书。

  2、《万历琼州府志·地理志》:苍屹山在县南二里许,洗马桥南。石峰屹立,旁有石壁,刻云“盘龙屈曲如何,起伏回翔几里?”后人于句下添“方”“长”二字。

  3、《万历琼州府志·地理志》:仙人峒在县南二里苍屹山后,内有石版,题曰:“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解着以为指言地穴。嘉靖三十四年,郡守张子弘偕信二守赵可旦游览,改题其峒曰紫霞,建安仙亭、青云亭,留题其间。万历年间,副总兵邓钟建瀛惠庵,买田供祀,勒石题景,竖有碑记。副使蔡梦说立流芳亭于左,知府倪东立会心亭于右,各有题吟。

  4、《雍正广东通志·琼州府·山川》:苍屹山,在城南二里,高十余丈。山之阴有仙人洞,明嘉靖时改名紫霞洞。

  注:部分史书上用“仙人洞”,同“仙人峒”。

  

 

相关链接:

海口龙华“环境保护,我承诺!”志愿活动走进美舍河湿地公园
港澳旅行商及媒体代表参观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美舍河的诗词记忆
深读|海口美舍河生态本底“断臂再植” 让一切生物都重新来过

 

相关链接:
美舍河的诗词记忆
港澳旅行商及媒体代表参观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海口龙华“环境保护,我承诺!”志愿活动走进美舍河湿地公园
[来源:海口网] [作者:梁冰] [编辑:陈晓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