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潭牛大庙村
村民就地取材“巧手”扮靓村庄
缺乏资金,如何巧思构想把村庄建设得更美。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文昌市潭牛镇大庙村。建筑垃圾变成修路原料,用竹子搭建竹亭凉棚,用废旧的木条做成篱笆栏,砖头围成花坛种花草,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坑洼、脏乱的道路变得宽阔通畅,堆满柴草垃圾的房前屋后栽上了整齐的树、种上了美丽的花,农家乐、特色民宿、垂钓等项目也在逐步成型,村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村子变漂亮了,村民们很高兴
美丽乡村说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小径通竹林,河流环村走。我叫大庙村,地处文昌潭牛镇。我这里交通便利,毗邻高速路口。在保留村容村貌的基础上,村民们齐心协力把村子装扮得一天比一天漂亮了。蜿蜒的溪流、整齐的房屋、茂密的竹林、参天的古树依次映入眼帘,犹如一幅山水画,一笔一划,一勾一勒,便是风景。您来到我这里,会让您陶醉。
曾经杂草丛生的溪边,铺设崭新的环溪小道;从前坑洼泥泞的村路,用废弃的建筑材料填平硬化;昔日堆积杂物、荒草遍地的空地,荒废已久的泥砖房,被统一清理或拆除,并重新规划建设了文化室等活动场所。废弃的轮胎被改造成一个个造型不一的茶壶,摆放在环村路旁,给原本普通的乡村路增添了一道别致景观。被砍下的椰子树也是宝贝,有的成了村前景观河上的便桥,有的则被改造成精致的洗手池……如今,我的美貌会让您赏心悦目。
想起往昔,我不禁感慨万千。进村的土路一直让村民头疼,雨天一身泥,即便天气好,路也不好走。扩路必须先填平坑洼,夯实地基,先不说人工费,光石料、土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看到许多违建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以及村民建房遗留的一些边角料,村民们想出了“变废为宝”的妙招。村民们四处“寻宝”,近到附近村庄,远至其他镇墟,把废石块、砖头和土坯用来填坑、垒堰,让这些废石杂物重新“安家落户”,节省了三四万元资金。
村里的小溪也经过拓宽改造,水清岸绿。1.2公里的环村路也通过“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顺利建设,并全线贯通。村民们将废弃的旧木头扎成了篱笆,用闲置的砖头围成花坛种上了花花草草,看上去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镇政府工作人员指导村民建设美丽乡村
就地取材做“竹”文章
我这里有别致的竹亭、凉棚,都是用村民自家的竹子搭建的。蜿蜒的环村道路上竹子随处可见。我这里以“竹”闻名,村民们用竹子编织的簸箕、菜篮等竹制品结实耐用,手工艺制作水平高,在文昌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现在,虽然许多竹制生活用品已经被塑料制品取代,但不少村民还保留着用自家的竹子编织菜筐等简易生活用品的传统。
“不大拆大建、不求新求洋”,村民们最大限度地保存乡村原有风貌,展现乡村的原生态,充分挖掘竹资源。村里2亩大的竹林中修建了一条小径,游客可以漫步林间,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取材村里的竹子,用来搭建美食农庄的竹亭、凉棚、标志牌等,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也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大庙深厚的竹文化。就地取材、就地造景,一方面充分运用了当地材料,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资金。通过就地取材、就地造景,描绘出一幅人在村中、村在景中、家在园中、园在画中的美丽乡村画卷。
村民们将把我打造成以品味文昌鸡美食、农家乐、亲子娱乐、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琼北民居展示、垂钓观光中心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点。
废弃的轮胎被村民巧手改造成茶壶
聊聊咱们村
村民小组组长符茂潭:
计划将农田出租给游客种植打造“共享农田”
“以前村里都是杂草丛生,村里人大多都是从事水田耕种,现在村子生活环境、卫生环境各方面都好了,大家都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小组组长符茂潭说,拆除老房子的废弃边角料可以用来填路,砍掉的椰子树树干等用来搭建简易栈桥,一点儿都不浪费。“我们村有槟榔园及文昌鸡养殖场,潭牛镇政府将我们村现有的产业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计划将槟榔园开发成集采摘、制作槟榔为一体的采摘园,在文昌鸡养殖场推出文昌鸡认养及加工销售模式,真正让游客的脚步留下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符茂潭乐呵呵地说,按照规划,结合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和村庄基础条件优势,大庙村还打算引进特色精品民宿及农家乐。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大庙村五六户村民都有将自家打造成民宿的意向,还计划将农田出租给游客种植,打造“共享农田”。
村民韩玉萍:
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
在家门口可吃上旅游饭
“只要村子变得漂漂亮亮,吸引游客来玩,砍几棵自己的树算什么!”村民韩玉萍说,村里商议扩宽村路,需要砍掉她家的几棵椰子树,跟她提了一下,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虽然当时那几棵椰子树都结了果,但村路宽了自己走得也舒心,也就不心疼了!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大家一起出力。”韩玉萍笑着说,在村子改造过程中,其他村民也十分配合。残垣断壁拆除、杂物荒草清理、村庄美化绿化成了村里的日常工作。“我打算将闲置的4间房屋改造成民宿,已经有不少游客来村里游玩时打听住宿,也有企业来谈合作,到时我就可以在自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了。”韩玉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即将建成 规划学位3600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