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麦纳麦12月3日电 综述:中企视巴林为撬动中东市场的支点
新华社记者王小旎 王波
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巴林自古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落实,巴林凭借地理位置优越、营商环境便利、金融行业发达、文化包容开放等优势,吸引了更多中国企业来此发展。
巴林的中国政商界人士普遍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进驻巴林的中企数量逐渐增多,加上巴林地处众多阿拉伯国家“一小时经济圈”内,不少中国企业将巴林视为撬动中东市场的支点。
中国驻巴林大使戚振宏近日对记者表示,巴林的“2030经济发展愿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理念、领域及模式上有许多契合之处。“中国有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能需要‘走出去’,而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巴林正需要吸收这些产能以实现现代化,双方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有很大空间。”他说。
近年来,巴林斥巨资发展多元化经济。目前,金融、物流、制造业、信息通讯技术及旅游已成为巴林5大经济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巴林也瞄准了“一带一路”商机,大力吸引中国投资者,以期将巴林打造成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桥梁。
谈及在巴林营商的优势,戚振宏表示,作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成员,巴林紧邻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等地,区位优势突出,具备辐射效应,加上营商成本较周边国家低、社会氛围更为开放及交通便利等因素,中企可通过巴林迅速进入海合会市场。
据悉,目前进驻巴林的大型中企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中国通信服务公司、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华为集团及金锣水务公司等,业务涉及传统制造业、污水处理、建筑、科技及零售等多个领域。
中国科技企业华为2004年落户巴林,并于2009年将巴林设为中东区域总部,目前当地员工数量逾600人。华为巴林办事处公关总监柴鑫告诉记者,巴林的运营成本较迪拜低三成左右,相对区内其他国家来说,政策更为宽松。此外,巴林社会氛围包容,中国员工也较易融入当地文化。
“大部分中国企业将巴林视为撬动中东市场的窗口,”柴鑫说,“科技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从事电子商务、云及游戏等领域的企业获得较多政策支持,机遇较大。”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在巴林开拓出一片天地。2015年开业的巴林龙城汇聚了逾450家中国小型民营企业,是当地中国商品的大型销售中心。据悉,龙城开业两年来,颇受巴林市民欢迎,店铺出租率近百分之百,电子产品、灯具、服装及玩具等尤为热销。据龙城负责人说,粗略统计,2016年约有500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通过龙城进口到巴林,货值近两亿美元,预计今年该数字将进一步攀升。
相关链接:
韩媒称全球玩具七成中国造:世界著名品牌委托中企生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