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探索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推动湿地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
海口网12月5日消息(记者罗津)4日,记者从湿地保护体系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海南省一直在探索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特别是保护区管理方面。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试点中,确定显著成效。
海南省湿地类型多样,但分布不均匀。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海南省湿地主要是近海与海岸湿地、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以上湿地类共占海南省湿地资源总面积的99.8%。近年来,海南省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多种保护形式并存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已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22处、湿地公园8处(省级5处,国家级3处)、国家海洋公园2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2处。
“在整个保护体系中,保护地人员是最基层的资源管理团队,其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资源管理的成效。”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调研员莫燕妮说:“但保护地人员管理存在许多普遍性问题,亟需寻找出路,以提升保护地的管理效能。比如,存在人才缺乏,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各保护地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缺少能动性,知识储备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保护地管理的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等问题。”
为此,海南省挑选了海南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行工作,试行科学制定的《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能力标准》。莫燕妮介绍:“我们想通过对鹦哥岭保护区人员的能力评价,探索能力评价与考核体系、培训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的搭建,并在此基础上将能力标准进一步地细化和完善。”
据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鹦哥岭进行了前期的摸底,对每位工作人员开展了能力评估,对员工能力评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参照能力标准的要求,找出他们能力缺失的部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或进行自主学习,并对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行探索。
“我们通过能力标准的应用,建立胜任力标准。盘点人才,看看机构内部具备哪方面的人才,以及人才、能力的缺口。根据能力缺口,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有系统的培训。”莫燕妮表示,接下来,海南省将继续探索,并将好的管理模式推广到全省其他保护区,推动保护区建设,共同守护湿地。
相关链接:
海口探索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让海口人民更幸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