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王立刚
日前,一段视频把辽宁抚顺某“女德班”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在这个视频里,诸如“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丧失妇道”、“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等雷语引发舆论强烈反弹。近日,抚顺教育局作出决定,要求涉事学校停止办学,包括“女德班”在内的所有学员尽快遣散。
近年来,常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某些出格言论和行为点燃舆论,引来嘘声一片。至于“女德班”,从闹得沸沸扬扬的丁璇事件至今,也才不过半年。想当初,社会各界口诛笔伐,对丁璇及相关机构是人人喊打,何等的整齐划一。然而,从现状来看,“女德班”并没有在大家嗤之以鼻、强烈反对的态度中销声匿迹,俨然有一种挫而不倒、剿而不灭之势,颇值得人们深思。
事实上,“女德班”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作为当代社会伦理问题的某种反应,“女德班”只是转型时期伦理困境的一种外向表露。尤其在中国文化中,社会伦理肇端于家庭伦理。《周易》有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礼记》则曰:“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传统儒家认为,各种人际社会关系,都是男女夫妇关系的基础上延伸产生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当下社会。
所谓的“女德”,顾名思义就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对女子身份的特别要求。实际上,任何一个身份、一种角色也都有社会赋予的道德要求,男女都不例外。所以无论是否认可,“女德”事实上一直存在,只是这种“德”的内涵,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而已。
尤其是近代以来,飞速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居住环境、工作状态翻天覆地,曾经的大家族也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传统伦理秩序早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但一种能拥有最大共识的新的人伦秩序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如在一个当代的家庭内,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应该拥有的权利,大到抚养子女,小到每一顿饭谁来做,卫生谁来打扫,在社会习俗上往往并没有形成共识,而完全依靠不同家庭自身来决定。这便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每个人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都希望他人承担更多的责任。价值观上的冲突、具体问题上的矛盾,看起来要比过往多得多。
家庭伦理问题,在学术上固然是理论上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却是一个家庭每天面对的真切痛苦。很多家长出于对自己痛苦经历的深刻领悟,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急切地想要找到一种可以值得托付的秩序:“女德班”的市场由此产生。就像“病急乱投医”,而一些不良分子、极端分子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种种丑闻就此而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常道。结合新的时代需求,对传统文化加以斟酌,这种方法论是传统文化得以成为传统从而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论的现代表达。
就夫妇之道而言,“男尊女卑”最多只是传统的变道,绝非传统的常道。比如在汉代的《白虎通义》中就说:“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妻者,齐也,与夫同体,自天子至庶人,其义一也”。从先秦两汉一直到晚清民国,传统家庭里都有很多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这些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女德班”所反映的问题,一方面是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秩序的重构仍然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代以来对中国文化的人为割裂,今天的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严重不足,对于传统文化流变过程中的变道和常道认识不清。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