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据12月5日《新京报》报道,12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对4名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进行宣判。根据该区《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及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在刑事判决生效一个月后,4名被告人的个人信息将通过司法机关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并被禁止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工作。各界对此看法不一。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评论:公布“性侵犯罪人”信息是否妥当?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12-07 09:19

  【聚焦】公布“性侵犯罪人”信息是否妥当?

  新闻——据12月5日《新京报》报道,12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对4名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进行宣判。根据该区《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及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在刑事判决生效一个月后,4名被告人的个人信息将通过司法机关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并被禁止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工作。各界对此看法不一。

  之一:为了未成年人安全就该曝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而且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然而,个人隐私受尊重和保护,是有先决条件的,至少不能去干违法犯罪的勾当,否则,其个人的部分隐私,就有可能被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公开曝光。

  退一步讲,即便公开他们的个人信息会泄露其部分隐私,但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警示更多后来者等社会价值相比,这种曝光微不足道。更何况,性侵未成年人频发,不仅需要重点预防和打击,而且亟须用反面教材去教育和震慑更多潜在的效仿者。换言之,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是司法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群防群治、警示他人的一种途径,更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些人明知道性侵是一种丧失人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依然以身试法,表明其不但不敬畏法律,而且也不在乎外界对其人品、行为的评价。对这种明知故犯、主观恶性较大之人,还需要想尽办法尊重他们的权益吗?保护他们的隐私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帮助他们“掩盖”罪行,进而可能使周围的人放松对这些曾经违法犯罪之人的警惕。如此,岂非是在放纵新的犯罪?汪昌莲

  之二:如此公开无异于“脸上刻字”

  公开“性侵犯罪人员信息”更像是激情执法,有违法治的宗旨,不利于打击犯罪,改造犯罪,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诚然,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令人发指,应该予以严惩,但也应该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去严惩。尤其是公开他们的信息之后,其亲属包括子女也比较容易被识别出来,如此可能会给其家庭和孩子带来双重伤害。

  中国古代有一种“墨刑”,又称“黥刑”“黥面”——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这对犯人的身体状况影响不大,但这种印记会带一辈子,并且所有人都会看到。这相当于一种羞辱刑。

  表面看,法律是用来惩戒人的,并不“善良”,但实际上,法律字字都蕴涵着正义。前苏联法学家雅维茨说:“法的本质是人类正义,它的根源是人性,它的标志是建立在理性统治基础之上的社会。”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说:“法乃是公正善良之艺术,在自然法学的观点来看,法律本身就是善良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法律应该有人性化的一面。富有人情味与法治精神并不相违背。简单地说,就是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者都要明白你的对象是人,法律不能总是以枪毙人来体现法律的尊严。善待“曾有不善者”应该成为社会的雅量,人道主义的海量。善待“曾有不善者”体现了法治的功效和社会的包容,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执法的铁面无私,不意味着冷血无情,而完全可以寓理于情、融情于理,进而达到更好地教化人、感化人的效果。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既依赖于人性化执法和司法,又依赖于“刚柔相济”的法治理念。

  公开“性侵犯罪人员信息”应该叫停! 吴玲

  他山之石

  “梅根法案”

  1994年,7岁的美国小女孩梅根·坎卡被住在她家附近的一名罪犯绑架,并遭其奸杀。梅根的妈妈认为,如果自己的女儿知道侵害人有性犯罪的历史,那么她就会有所防备,也许现在仍然活着。1996年,克林顿政府签署了“梅根法案”,法案规定将性犯罪者的个人资料公之于众。

  欧美国家不同版本的“梅根法案”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有共同之处:一是颠覆保护个人隐私的传统,将性侵儿童罪犯的身份信息向社区与公众公开;二是对有性侵前科者的活动与居住地点进行严格限制;三是对性侵者的处罚严厉。

 

相关链接:

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信息,是司法能动性的体现
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信息将公开!但还有一个难题
海口防性侵小课堂走进琼山二小
脱衣摸胸还有咸猪手?澳知名电视人被指性侵

 

相关链接:
脱衣摸胸还有咸猪手?澳知名电视人被指性侵
海口防性侵小课堂走进琼山二小
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信息将公开!但还有一个难题
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信息,是司法能动性的体现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吴学安] [编辑:(见习)刘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