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门处的指示牌。
碧水绕古刹 清泉知冷暖
从海口上绕城高速,在观澜湖路口转下,不出公路就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火山石立于岔道口,上面刻着五个红漆大字“龙婆西湖庙”。走进岔道,就能看到隔水而立的龙婆西湖庙,朱红的墙体,绿色的琉璃瓦,甚是醒目。
庙的左边是一潭碧绿的湖水,大约有20余亩水面,四周林木滴翠,有的树枝伸入湖面上方,在湖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时至冬日,湖中依然生机勃勃,水草在清澈的湖水中随波游动,水鸟们在尽情游戏,让人一下子想到了《关雎》中描写的场景。庙的前方和右侧被潺潺的溪水包围,有的溪段被绿色的灌木拱卫着,更是为古庙增添了几分清幽与神秘。
穿过雕花的火山石石桥,就进入了龙婆西湖庙所在的半岛。逆溪流上行约30余米,就看到了一处紧挨庙墙、大约二、三平方米的水池,泉水正从一尊火山石雕刻而成的龙首口中汩汩流出,水质清澈见底,水池旁边放着一把供人取水的水瓢,水池的水通过另外一尊龙首与小溪相通,泉水出口处放置了数块火山石,以方便人们洗涮。
记者采访时,正好碰到一群海口市民前来取水,一位阿姨说道,玉龙泉水的温度四季不同,天越热水越凉,天越冷水越暖,温度很低的时候甚至会冒热气,她经常来取水回家煮饭、泡茶,“不清楚它的矿物质含量,但与自来水相比,玉龙泉水煮出来的茶更好喝,饭更好吃!”
沿着水池旁的台阶拾级而上,就进入了龙婆庙的侧门,侧门正对着院子里一个长方形水井,井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玉龙泉”三个大字及数百字的铭文,这就是玉龙泉泉眼所在。水井约7平方米大小、1.5米深,两只火山石雕刻的龙首淹没在水中,泉水经过龙首的一吐一纳,再由暗沟“回首”而出,流入庙外的取水池,再经小溪汇入西湖。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玉龙泉的出水量随季节而异,夏季能形成大约1.2米的水深,冬季形成30厘米的水深,刚刚没过龙头,但从未干涸,也从未溢出,“玉龙泉以前的出水量要比现在大很多,上世纪80年代重修龙婆庙挖地基的时候,水脉遭到了破坏,才变成了现在的出水量。”
玉龙泉究竟是不是美舍河的源头?记者为此查阅了相关史料。清咸丰《琼山县志》中记载:“学前水(编者注:美舍河的旧称),在郡城南,其源自西湖经丁村桥,历洗马桥,绕旧学前,东至新桥、南桥。”明万历《琼州府志》中也记载:“学前水在郡城前,即南湖。源自西湖,流经旧县学,达为府、县、卫及两学明堂。”咸丰《琼山县志》中记载:“龙庙西湖,在县西十五里博崖都,一名顿崖潭。泉自石岩流出,极清。昔人刻石为龙,置穴中,水从龙口涌出,又名龙潭。旱祈即雨,建有龙庙,其水东流为学前水。”可见,玉龙泉西湖为美舍河源头所言不虚。
很难想象,一眼碗口大小的泉水,竟然通过一路兼收并蓄,形成了宽阔的美舍河,蜿蜒流淌20余公里,从南向北穿海口城而过,滋润着两岸的万亩良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海口人,靓丽着海口的市容市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