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2月8日消息(记者陈五男 通讯员陈创淼 王巨昌 摄影报道)他致富后不忘家乡,组织编制村庄发展规划、自掏腰包捐资助学;他返乡带领全村群众挖掘当地丰富资源,将火山野菜品牌推向全国;他借着石山镇建设互联网农业小镇东风,鼓励带领广大群众种植长在石头上的金子——石斛,建成20公里生产便道……海口秀英区施茶村委会美社村内的乡贤文化展览馆,延续传承着石山镇一代代乡贤事迹。在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秀英区凝聚乡贤力,全力打造村美民富风清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美社村平整的村道。
天公作美,阳光大好。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美社古村风景清幽、古风浓郁。漫步其间,暖阳穿透叶隙,零零星星撒在乡间小道中,驱散着冬日的寒意。古朴自然的火山石屋掩映在繁花绿树中,和谐统一。坐落于村头百年古榕树一侧的,是建于光绪年间的福兴私塾改建而成的乡贤文化展览馆。悠悠百年,仿佛在轻声细说着这一方热土上,跨越百年的“乡贤文化”。
秀英区施茶村委会美社村内的乡贤文化展览馆,延续传承着石山镇一代代乡贤事迹。
乡贤们利用乡贤文化展览馆平台,开展乡村振兴交流会。
“从前村里的乡贤,我们称为父兄头,他们有德行、才能和声望,受老百姓的尊重,用声望权威、道德感召力影响身边的人。”作为美社村“百事通”,石山镇施茶村委会乡贤协会秘书长王建平娓娓道来美社村的“乡贤传承”。“他乐善好施,热心于家乡建设,慷慨解囊,造福桑梓,在乡里很有名望。”王建平说,追溯起来,美社村第一个可记载的乡贤是明朝时期的王占乾。当时,乡里正修建一条从石山通往美安的乡道,他时常在家中备好热乎乎的饭菜和茶水,送到参与修工的乡亲们手中。“在修路过程中,规划的路线正巧占用到一个农户的水田,王占乾爽快将自家的良田与农户的水田置换,施工才得以顺利进行。”
进入美社村,沿着干净整洁的火山石道一路向前,视野尽头,一座古炮楼高高耸立,抬眼望去,只见古炮楼势若凌空,像一个巨人一样静静守护着这方水土。村里这座18.6米楼高的“福兴楼”建于20世纪初,曾是1939年村民抗击日寇的碉堡,也曾见证了1948年琼崖纵队战士的英雄业绩。而这座古炮楼,和民国时期美社村的乡贤王天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32年,王天信毕业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当年村民修建福兴炮楼时,原本计划修建至3层,王天信后来出资加修建至6层。“哪怕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他还一直想着村子,念着村里的孩子。”王建平提到,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把美社村的福兴私塾炸毁了,那时王天信已病休回乡,在自己最困难拮据的时候,依然给后来新建的学堂捐赠了一套桌椅。
美社村古炮楼。
美社村“乡贤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村民学有标杆、做有方向。在建设文明生态村,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一村一品过程中,美社村80岁老党员王如盛带头捐赠花梨树,如今美社村公共绿化里的600余株花梨树均为村民捐赠;在修建乡贤文化展览馆时,乡贤王耀晶带着公司规划设计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出资提供水泥、板砖等建筑材料;王建平每年参与《石山文苑》编写,如今一有空闲,这位老人总会带着相机穿梭于乡里乡道,为正在编写的石山名镇志积攒素材… …乡贤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经过口口相传,成为这个村落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并随时准备被激活、放大。
“乡贤文化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乡贤带领我们全体村民投身到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我们村庄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好。”王如盛望着这个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的古村落,既欣慰又感慨。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美社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黄一冰摄
而秀英区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乡贤共话乡村振兴的主平台,在推动乡村发展上,大家集思广益,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文明等方面提出好建议,共同描绘幸福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
秀英区历来重视乡贤文化建设,众多村庄乡贤辈出。据秀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的历史时期,秀英区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要求,继续传承弘扬乡贤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乡贤群体,将一批群众威望高、个人能力强、带头作用好的乡村能人吸纳到村组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提升基层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通过乡贤表率带动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相关链接:
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市县各级负责人培训陵水启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