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堂吉伟德
对于倒卖专家号的号贩子,医院在不断治理,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强力打击。从一些医院挂号大厅的情况来看,号贩子的身影的确少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号贩子就此绝迹。最近,在一些挂号APP和微商中,就出现了号贩子加价出售专家号的情况,“电商”成为了另一个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渠道。
越是资源紧缺,越是“黄牛”泛滥。号贩子倒卖医院专家号的现象,既是民生之痛,也是治理难点。2016年,一段“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女子在医院大厅怒斥“黄牛”将300元的挂号费炒到4500元,而医院与黄牛里应外合,害得从外地赶来的她排了一天队都没挂到号。此事因舆论的密切关注产生了强大推力,各地纷纷开展了打击医院“黄牛”的联合执法行动,对显性的“黄牛炒号”行为进行了一次有力打击。
但是,这种“运动式”的治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号贩子泛滥的问题,因为治理“黄牛炒号”行为涉及到技术、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需要医院、患者和执法部门的全面参与。只要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为“黄牛炒号”提供滋生土壤,让其复活。
眼下,号贩子的线下治理尚且如此艰难,有了APP和微商的辅佐,号贩子倒卖专家号变得更加容易,医院号贩子转场互联网成了“电商”,这种线上交易因其网络的隐蔽性大大增加了打击难度。
实际上,线上交易离不开线下的支撑,即便号贩子披上了“电商”外衣,但获得专家号源的途径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得维持之前的状态。因而,在“挂号实名制”的挂号方式下,号贩子所谓的特殊通道其实就是“借名挤号”,即利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抢到专家号,然后对外销售。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内外合作”控制号源——医院内部人员将专家号提供给“黄牛”高价销出,然后彼此进行利益分成。但无论那种方式让号贩子获得并倒卖了专家号,都说明相关治理还存在着漏洞,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挂号实名制”流于形式。
从技术上讲,解决“黄牛炒号”的最好手段就是“挂号实名制”,并限制每个人挂号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从各地医院现有的情况看,实名挂号已经基本实现,可是从“黄牛”手中高价购号就诊的患者,尽管挂号单上不是自己的名字,却依然可以顺利走完整个就诊流程,足以说明医院在就诊过程中,对挂号信息没有进行必要的核实。单就这一点,就不足以把“黄牛号”遏制在使用环节。
其实除了医院“黄牛号”之外,其他服务行业也有自己的“黄牛”问题,虽然各行业倒卖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打击票贩子的方式可以共通。整治医院“黄牛炒号”现象,就可以借鉴铁路对“黄牛炒票”行为的治理手段: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黄承锋认为,整治倒票现象,一方面,铁路部门要彻底清查“内鬼”,一旦发现必须坚决清退;另一方面,要在制度设计上堵住现有漏洞,尽可能压缩“黄牛党”的利润空间。
对于医院的“黄牛炒号”行为也是一样,可以采取类似措施,一方面医院加大内部管理,对暗地里与“黄牛”合作的内部人员给予严厉处罚甚至是人员清退,对医院未能核实挂号信息的行为,也应及时管控,让医院真正承担起主体责任;另一方面,相关方面要加大对转场成为“电商”号贩子的打击力度,在既有的法律框架内创新执法手段,增加对其的刑罚措施,以真正起到法律震慑的作用。在既有的制度设计中,针对医院号贩子的约束仅有一部《治安管理处罚法》,惩罚上限仅是15天拘留加1000元罚款,对医院履行主体责任等方面,也同样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堂吉伟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