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与海南的渊源不浅。他曾四次来到海南。在2013年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开幕会上,余光中接受海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海南的文化离不开苏东坡,苏东坡从北方贬官一路来到了海南岛,他是一个大文豪,诗人、古文家、书法家等,他的厄运却成为海南的幸运,我们应该怀念他。我希望海南以后能土生土长出一个苏东坡来。”这段话寄予了他对海南的关怀和期望。也是在那一年,他获得了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在当晚举行的“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颁奖礼暨《乡愁》主题交响乐诗会”上,他还用“淡淡的哀愁”的腔调亲自朗诵了《乡愁》。
“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颁奖礼暨《乡愁》主题交响乐诗会”上,余光中朗诵《乡愁》
余光中与海南的四次缘分
余光中曾四次来到海南,在参加2013年在海南举行的两岸诗会时,他这样讲述与海南的四次缘分——
“我和海南岛已经有四次缘分,第一次到是在1938年,那时候日本侵略中国,母亲带着我从沦陷区,辗转到了上海,又坐了一条轮船,经过香港,要去安南,船必经的就是琼州海峡,那时候我才9岁。再就是十年前海南师范大学请我来讲学,停留了三天,那一次去西部儋州参观了东坡书院。5年以前,海南岛要建国际旅游岛,余秋雨先生跟我有一个对话,之后我们沿东部去到了三亚。这一次大概有机会去中部山区了”。
他和海南还有一段说不尽的诗歌情缘。
余光中与海南的诗歌情缘
2013两岸诗会于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元月1日在海南举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等60余位台湾及海外华人、大陆诗人出席本届诗会。
著名诗人余光中接受媒体采访。记者杨曦摄
余光中“点拨”海南学子“不一定要读余光中”
2013年12月31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2013两岸诗会讲座在琼州学院举行,图为“桂冠诗人”余光中与大学生们在互动。李英挺摄
2013年12月31日,余光中在琼州学院与大学生互动,台下有不少学生举起手机“追星”。李英挺摄
来海南参加2013年两岸诗会的余光中,在最后一站琼州学院讲座时,向广大学子和他的忠实读者们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他鼓励海南的学子要多留心海南的风土人情和学习海南的当地语言。
“不一定要读余光中,读冰心,读徐志摩,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选自己的喜欢的作品来吸收……”余光中在讲座的最后,表达了对海南学子的期盼,希望学子们可以读与自己兴致相近的作品,同时也学习苏东坡诗歌里面儒家的坚持和道家的豁达,将海南岛的诗魂传承下去。
人物简介:
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相关链接:
余光中海南解读“乡愁”密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