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巡查 污染无所遁形
这是一次动用高科技手段执法的行动!
利用“天眼”不定期巡逻、取证,无人机已成为环保部门辅助执法的高科技武器。
近日,江门市环保局环监分局对江门市西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污染源开展无人机专项执法行动。当无人机飞至西区工业区一带区域时,发现该区的二氧化硫数值与其他区域相比偏高。
环保执法人员在对位于西环路78号三楼的江门市南建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该公司锅炉配套的废气治理设施只有布袋除尘器在运行,麻石水膜除尘设施水泵没有运行,没有启动水喷淋装置;废气超标排放。蓬江区环保局已针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停止违法排污行为,并处罚款。
江门市环保局环监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借助无人机设备搭载红外热成像、红外测距、大气污染物快速检测等专业仪器解决复杂案件的调查取证外,江门市完成了市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建设,实施联网在线监控;同时优化了自动监控平台企业在线监控仪器参数提取、远程控制等功能,严防企业在线监控数据造假,实现对重点污染源“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监管。
多方联手共同作战
这是一次多部门携手合作的行动!
环保与司法联动,全力破解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办结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的“新会区大鳌镇多家企业污染周边环境”案件,新会区加大环保案件执法与司法衔接联动力度,由法院牵头对案件反映的大鳌镇5家环境违法船舶维修厂实施强制执行停产措施。11月17日,江海区人民法院、新会区环保局、大鳌镇的相关部门依法对这5家企业进行“两断”、“三清”等强制措施。
环保与住建联手,向工地扬尘宣战。12月7日上午,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江门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在新会区召开“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据悉,为整治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环境保护局每月开展两次以上扬尘防治突击检查。同时,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周开展一次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违法主体依法严处。据悉,全市住建部门、城管等部门共检查1900次,检查工程2095个,责令整改1073起,对工地扬尘查处并实施行政处罚的有15宗。
应急联动应对不利气象条件
这是一场考验江门防治结合、应急联动能力的行动!
江门市环保局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江门市大气污染防控形势相当严峻,因而此次环境执法百日整治行动的重点就是大气污染防治。
为保“江门蓝”,江门市坚持防治结合、协同控制、联防联控原则,制定出台《江门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内容涵盖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加强监管执法、污染天气应对和保障措施等六大方面共21条强化措施。
针对江门市冬季污染天气多遭遇不良气象条件的实际,江门市修订了《江门市主城区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控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控的应对工作。根据规定,应急措施主要包括针对火电、玻璃制造、工业燃煤锅炉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采取加强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停产限产、暂停有关工序等工业源应对措施,落实在建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加大露天焚烧巡查、餐饮单位油烟净化等面源应对措施,加强高排放车辆行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监管、做好交通疏导和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运行等移动源应对措施。
据悉,从7月份以来,江门市累计共启动7次大气污染防控应急响应,响应天数104天,其中Ⅳ级响应29天、Ⅲ级响应52天、Ⅱ级响应23天。尤其是自11月百日整治开始至今,持续响应了42天,其中Ⅳ级响应18天、Ⅲ级响应18天、Ⅱ级响应6天。
相关链接:
海口:查缺补漏对标整改 确保脱贫攻坚预评估验收通过
以问题为导向 全面提升海口脱贫攻坚精准程度
大数据“导航”精准扶贫 恒大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
海口市人大专题视察扶贫攻坚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