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认为西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为黑脸琵鹭等国际性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徙提供了重要场所,具有国际性的保护价值。
对于西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价值,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介绍说,“西海岸湿地红树林物种较单一,但其生态系统却能提供维持支撑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与西海岸相比,东海岸的部分湿地资源“知名度”相对高,如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文昌八门湾红树林等等;其分布的资源也不相同。
以文昌为例,《中国湿地普查——海南卷》统计记录,文昌的湿地面积居全省第三,面积为3.97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为2.98万公顷,分布有典型的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和红树林,区内的清澜港是我省典型的红树林湿地。
而从湿地物种的角度看,与西海岸相比,目前东海岸湿地仍存有一些正在减少的湿地物种,如海草床。据专家介绍,海草床曾经在海南岛西海岸线浅海附近均有分布,但上世纪80年代后,海南岛北黎湾、东水湾、洋浦湾等西部海域海草基本消失,东寨港、澄迈东水湾、昌化近海域等海域海草正在渐渐衰退。
第二次湿地调查发现,目前仍有海草床分布的位点主要分布于三亚湾、琼海龙湾、陵水新村港与黎安港、文昌椰林湾等地。而这些地点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海岸的岸线上。
西海岸和东海岸的湿地资源特点虽有不同,却共同编织起海南岛32万公顷的湿地资源网,我省保护湿地的行动,覆盖着东西和南北。
不同湿地 不同魅力
类型多样,“魅力”自然不同。在海南,作为面积占比最大的近海与海岸湿地,除内陆的五指山、屯昌、定安、琼中、白沙、保亭等6个市县外,沿海的12个市县皆分布有近海与海岸湿地。其中儋州和文昌分别分布有该类湿地下的7个湿地型,是湿地型最多的2个市县。
近海与海岸湿地形成于海洋和大陆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带,这一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和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海岸、沙石海滩等一样,红树林也是近海和海岸湿地类型“家族”的一员,也是人们较为常见的一种湿地类型。
当涨潮时,海水从入海口处,流向宁静的红树林沼泽深处,被水浸泡的红树林沼泽,就像一座绿色的“立体城市”:树木把太阳的能量转化成食物,为栖息于斯的动物提供能量来源。这样的光合作用效率,比很多森林、草原甚至是集约农业区都要高。
水下交错的红树林树根,为不同的鱼虾蟹贝搭起“城墙”或“家园”。而树木组成的屏障,则保护了脆弱的泥滩不被侵蚀或被风暴潮袭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